与道者别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旧师唯有先生在,忍见门人掩泪回。

与道者别译文和注释

与道者别赏析

与道者别拼音版参考

(wén)
(shuō)
(cāng)
(míng)
(jīn)
()
(qiǎn)
()
(dāng)
(bái)
()
(gèng)
(guī)
(lái)
(jiù)
(shī)
(wéi)
(yǒu)
(xiān)
(shēng)
(zài)
(rěn)
(jiàn)
(mén)
(rén)
(yǎn)
(lèi)
(huí)

与道者别作者

李端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无家别

    寂寞天宝後,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232阅读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28阅读
  • 广陵赠别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214阅读
  •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1]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2]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3]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5]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6]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7]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8]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
    219阅读
  • 送别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159阅读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39阅读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0阅读
  •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朗悟前後际,始知金仙妙。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彼我君若丧,云山岂殊调。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185阅读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1]离离原上草,[2]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3]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4]萋萋满别情。[5]
    253阅读
  •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4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