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孟华生平

麦孟华(1875年-1915年)清末维新派。字孺博。广东顺德人。1888年入广州学堂。1891年入万木草堂,成为康有为的忠实弟子。少时与梁启超齐名,在草堂弟子中有“梁麦”之称。1893年与康有为同科中举。1895年春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进京应试。梁、麦同寓,时常“相与规划救国政略,并助南海先生奔走国事”。将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受康有为嘱咐,鼓动在京各省举人上折拒和,参加“公车上书”。同年夏在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任撰述和编辑。1897年与梁启超、汪康年等创不缠足会于上海,任董事,并为《时务报》等撰写文章,主张“尊君权,抑民权”,意在变光绪帝为有绝对权力之皇帝。1898年春与梁启超等联合两广、云贵、川陕、浙江等省举人上书,反对租让旅大给俄国。同年3月参加康有为等创立的保国会。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协助梁启超创办《清议报》。次年代梁主持该报,撰写320余篇宣扬保皇的文章,提倡学习日本维新,增强国力以救亡。曾代理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校长。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诬蔑起义群众为乱民,支持“东南互保”,号召南方督抚镇压义和团,起兵勤王,实行南北分治,要求各国合兵迎光绪复位。《辛丑条约》签订后,又为国权尽失、利源尽夺、无复和平、中国政府充当列强傀儡和奴隶,而感到忧愤不已。1902年任《新民丛报》撰述,1907年任政闻社常务员。1913年在康有为创办的《不忍》杂志任编辑。后充任冯国璋幕僚,“相与谋倒袁”。1915年2月25日死于上海。

诗人介绍

麦孟华麦孟华 麦孟华(1875年-1915年)清末维新派。字孺博。广东顺德人。1888年入广州学堂。1891年入万木草堂,成为康有为的忠实弟子。生平喜爱吟咏,词章绵丽沉郁,著有《蜕庵诗词》三卷,后为友人收入《粤两生集》。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9041.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徐渭生平

    明代嘉靖年间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戏曲家,民间文学家 ,美食家,历史学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清代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生平概述 >…...

  • 宋玉生平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

  • 管鉴生平

    管鉴是南宋前期词人,词风清丽和婉,有《养拙堂词》一卷传世,然生平湮没无闻,一向无考。今勾稽史乘、方志、金石、文集等资料,考述其生平行事,知其生年在1133年或稍后,享年63岁。枢密>…...

  • 庄周生平

    生平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最早有确切记载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宋>…...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简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

  • 《围炉夜话·第一九七则》译文及注释

    译文天上有风有雨,所以人造房屋子来遮蔽;地上有高山河流,人便造船车来交通。这就是人力能够弥补天地造物的缺失,人岂能无所作为,而让一切不获得改善呢?人的心中有理性,天以仁、义、礼、智、信作为他的秉赋;人的外在有形体,地便以黍、稷、菽、麦、稻、梁六欲来养活他。天地对待人的生命尚且优厚,人岂能自己看轻自己…>…...

  • 农家望晴赏析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

  • 《农桑辑要·旱稻·播种》译文及注释

    译文《齐民要术》:旱稻适合在低洼地种植,白色土壤比黑色土壤要好。并不是说下田比高原地好,而是因为夏季积水的下田,无法种植禾、豆、麦,而稻种在下田,虽遇水涝仍然会有收成。这样便可使高田和下田,都可以有收获,不致丧失地利。低田种稻,费工较多;高田种稻,所费人工和种禾同样多。凡是积水的低洼地,干涸后,土壤…>…...

  • 田家行鉴赏

    《田家行》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乐府诗。这是一首讽刺赋税苛重的新乐府。前八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四幅丰收年景图,描述了农民面对麦、茧丰收的喜悦。作者渲染农民欣喜的心情和劳作场面,实为衬托农民可怜的处境和悲苦的心情。后四句看似写乐,实像自嘲,是作者倾诉农民的悲苦辛酸,表现封建剥削的残酷,也见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立意精巧,讽刺深刻,是乐府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