瓟

  • 瓟字拼音:
    páo
    多音字
  • 瓟字部首:
  • 瓟字五笔:RCYN
  • 瓟字笔画: 10
  • 瓟字笔顺 撇、撇、横折、捺、捺、撇、横折、横折、横、横折
  • 5
  • 5
  • 半包围结构
  • HOPRU
  • PSRY
  • 77231
  • 74DF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bó(ㄅㄛˊ)

⒈  小瓜。

⒉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其他字义

páo(ㄆㄠˊ)

⒈  古同“匏”。

统一码

瓟字UNICODE编码U+74DF,10进制: 29919,UTF-32: 000074DF,UTF-8: E7 93 9F。

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暂无详解,欢迎补充。

康熙字典解释

匏【卷九】【包部】

瓠也。从包,从夸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薄交切文三

说文解字注

(匏)瓠也。瓠下曰。匏也。與此爲轉注。匏判之曰蠡、曰瓢、曰?。邶風傳曰。匏謂之瓠。謂異名同實也。豳風傳曰。壺、瓠也。此謂壺卽瓠之假借字也。从包。从瓠省。瓠省舊作瓠聲。誤。韵會作从夸、包聲。亦誤。今正。从包瓠者、能包盛物之瓠也。不入瓠部者、重包也。包亦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包、逗。取其可包藏物也。說从包之意。藏當作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