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醝字拼音:
    cuō
  • 醝字部首:
  • 醝字五笔:SGUA
  • 醝字笔画: 16
  • 醝字笔顺 横、竖、横折、撇、横折、横、横、捺、撇、横、横、横、撇、横、竖、横
  • 7
  • 9
  • 左右结构
  • MWTQM
  • FDUB
  • 18612
  • 9359
  • 919D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cuō(ㄘㄨㄛ)

⒈  白酒。

⒉  古同“”,盐:“满船都载相公醝。”

⒊  〈喃〉同“醉”。

统一码

醝字UNICODE编码U+919D,10进制: 37277,UTF-32: 0000919D,UTF-8: E9 86 9D。

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暂无详解,欢迎补充。

康熙字典解释

酇【卷六】【邑部】

百家爲酇。酇,聚也。从邑贊聲。南陽有酇縣。作管切。又,作旦切

说文解字注

(酇)百家爲酇。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四里爲酇。五酇爲鄙。五鄙爲縣。五縣爲遂。酇、聚也。謂酇與欑儹音義皆同。欑、一曰叢木也。儹、冣也。从邑。贊聲。作管切。又作旦切。南陽有酇縣。漢地理志南陽郡酇矦國。孟康曰。音讚。按南陽縣作酇。沛郡縣作䣜。許二字畫然不相亂也。在沛者後亦作酇。直由莽曰贊治而亂。南陽酇音讚。沛䣜及改作酇字皆音嵯。音亦本不相亂。蕭何始封之酇。茂陵書、文穎、臣瓚、顏師古、杜佑皆云在南陽。江統、戴規、姚察、李吉甫、今錢氏大昕皆云在沛。在沛說是也。始封於䣜。高后乃封之南陽之酇、與筑陽。文帝至莽之酇矦皆在南陽。故地理志於南陽云酇矦國。而沛郡酇下不云矦國。爲在沛者不久也。諸家所傳班固作泗水亭高祖碑云。文昌四友。漢有蕭何。序功第一。受封於䣜。以韵求之。可以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