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秦中寄远上人译文和注释

注释及译文

译文

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举步维艰。滞留长安不是我心愿,心向东林把我师怀念。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岁月逐日衰减。黄昏里吹来萧瑟凉,听晚声声愁绪更添。

注释

⑴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⑵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⑶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谓“蒋翊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便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⑷东林:指庐山东林寺,这里借指远上人所在的寺院。⑸黄金燃桂尽:《战国策·楚策三》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这里喻处境窘困。燃桂:烧贵如桂枝的柴。⑹闻:听蝉鸣能引起人悲秋之感。卢思道《听鸣蝉篇》有“听鸣蝉,此听悲无极”。

秦中寄远上人赏析

赏析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为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诗。

  第一联从正面写“所欲”。作者的所欲,原本为隐逸;但诗中不用隐逸而用“一丘”、“三径”的典故。“一丘”颇具山野形象,“三径”自有园林风光。用形象以表明隐逸思想,是颇为自然的。然而“苦无资”三字却又和作者所欲发生了矛盾,透露出他穷困潦倒的景况。

  “北土非吾愿”,是从反面写“不欲”。“北土”指“秦中”,亦即京城长安,是士子追求功名之地,这里用以代替做官,此句表明了不愿做官的思想。因而,诗人身在长安,不由怀念起庐山东林寺的高僧来了。“东林怀我师”是虚写,一个“怀”字,表明了对“我师”的尊敬与爱戴,暗示追求隐逸的思想,并紧扣诗题中的“寄远上人”。这二句,用“北士”以对“东林”,用“非吾愿”以对“怀我师”,对偶相当工稳。同时正反相对,相得益彰,更能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人进而抒写自己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黄金燃桂尽”,表现了旅况的穷困;“壮志逐年衰”,表现了心意的灰懒。对偶不求工稳,流畅自然,意似顺流而下,这正是所谓“上下相须,自然成对”(《文心雕龙·丽辞》)。

  七句写“凉风”,八句写“蝉鸣”。这些景物,表现出秋天的景象。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再加以作者身居北土,旅况艰难,官场失意,呼吁无门,所以会感到“益悲”。

  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感情的难以抒发,在于抽象。诗人常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描写以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词语,往往一字不用。而此诗却一反这种通常的写法。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于是“怀我师”;求仕进而不能,这使得作者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穷愁潦倒;感受到凉风、听到蝉声而“益悲”。这种写法,有如画中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而读者读来并不感到抽象,反而显得诗人的率真和诗风的明朗。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2-83

秦中寄远上人拼音版参考

()
(qiū)
(cháng)
()
()
(sān)
(jìng)
()
()
()
(běi)
()
(fēi)
()
(yuàn)
(dōng)
(lín)
怀(huái)
()
(shī)
(huáng)
(jīn)
(rán)
(guì)
(jìn)
(zhuàng)
(zhì)
(zhú)
(nián)
(shuāi)
()
()
(liáng)
(fēng)
(zhì)
(wén)
(chán)
(dàn)
()
(bēi)

秦中寄远上人作者

孟浩然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巴蜀、吴越、湘赣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张九龄镇荆州时,署其为荆州从事,不久,患疽而卒,终年五十二岁。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尚以名宦拘,聿来夷獠乡。吾友不可见,郁为尚书郎。早岁爱丹经,留心向青囊。渺渺云智远,幽幽海怀长。胜赏欲与俱,引领遥相望。为政愧无术,分忧幸时康。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
    60阅读
  • 入蒲关先寄秦中故人

    秦山数点似青黛,渭上一条如白练。京师故人不可见,寄将两眼看飞燕。
    11阅读
  • 与萧远上人游少华山寄皇甫侍御

    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
    18阅读
  • 对小潭寄远上人

    小潭澄见底,闲客坐开襟。借问不流水,何如无念心。彼惟清且浅,此乃寂而深。是义谁能答,明朝问道林。
    20阅读
  • 秋霁寄远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14阅读
  • 登楼寄远

    唐代李九龄
    满城春色花如雪,极目烟光月似钩。总是动人乡思处,更堪容易上高楼。
    16阅读
  • 谢西川可准上人远寄诗集

    匡社经行外,沃洲禅宴馀。吾师还继此,后辈复何如。江上传风雅,静中时卷舒。堪随乐天集,共伴白芙蕖。
    11阅读
  • 一落索·东归代同舟寄远

    月下风前花畔。此情不浅。欲留风月守花枝,却不道、而今远。樯外鹭飞沙晚。烟斜雨短。青山只管一重重,向东下、遮人眼。
    55阅读
  • 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91阅读
  • 水龙吟·庚寅寄远

    宋代刘镇
    老来惯与春相识,长记伤春如故。去年今日,旧愁新恨,送将风絮。粉泪羞红,黛眉颦翠,推愁不去。任琐窗深闭,屏山半掩,还别有、愁来路。回首画桥烟水,念故人、匆匆何处。客情怀远,云迷北树,草连南浦。离合悲欢,去留迟速,问春无语。笑刘郎,不道无桃可种,苦留春住。
    7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