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经·格形》译文

查阅典籍:《反经》——「反经·格形」原文

孙子说:“怎么样才能使敌军移动呢?那就要攻击他必定要去援救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前楚国军队围攻宋国,宋王派使者到晋国求救。晋国的狐偃说:“楚刚刚得到曹国,又新近和卫国缔结婚姻,如果攻打曹、卫,楚军一定会救援,这样宋国和齐国就可解围了。”后果如狐偃所料。

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让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去救齐,在去救齐路上的战车中,二人商量计谋,田忌打算领兵直接去解救赵国。

孙膑则说:“解开乱丝,不能用拳头;劝人停止斗殴,不能伸手。只要抓住要害,造成一种阻止纠缠、争执的形势,纷争就会自己解开。现在魏国正在进攻赵国,它的精锐部队一定全开往国外,年老体弱的士兵留守国土。您不如带兵直奔大梁,占据魏都的大路,冲击它空虚的后方。这样,魏军一定会放弃赵国,返回来拯救自己。这样一来,我们既救赵国,又击败了魏国。”

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带兵急奔大梁,魏军果然离开了邯郸。

曹操做了东郡的太守,治理东武阳,屯兵在顿丘,黑山的贼寇于毒等攻击东武阳。曹操打算领兵从西面人山,攻击于毒的大本营,各部的将领都认为应该返回东武阳自救。曹操说:“当年孙膑围魏救赵,耿弇想奔向西安却去攻打临淄。如果使贼寇听说我向西攻击其大本营而撤退,那么东武阳的危急就可以解除了。如果贼寇不撒退,我能攻破敌人的老窝,而敌人却不能拨取东武阳。就这样定了。”于毒听说后,果然放弃了东武阳西还,曹操伏兵半路拦截,大败于毒。

关羽围困襄阳,曹操因为汉帝在许都靠近贼寇,打算迁都。司马宣王、蒋济都劝说曹操:“刘备和孙权是外亲内疏。关羽得志,孙权肯定心里不痛快。可以派人劝说孙权紧随关羽之后,攻击关羽,答应割取江南给孙权,这样襄阳之困就可以解除了。”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关羽果然被孙权擒获。

这里说的是要进攻敌人的要害之处,敌人肯定要有行动。所以,善于打仗的人,他取得胜利,既显不出智谋的名声,也看不出勇武功劳。不在白刃搏杀之前争斗,不在进攻机会己失之后才防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孙子曰:“安能动之。”又曰:“攻其所必趋。”何以明之?

昔楚子围宋,宋公使如晋告急。晋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婚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前年,楚戍谷以逼齐。)。果如其计。

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以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师,居辎车中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

又,曹操为东郡太守(东郡,今魏州是。),治东武阳,军顿丘。黑山(黑山,今卫州界也。)贼于毒等攻东武阳,太祖欲引兵西入山,攻毒本屯,诸将皆以为当还自救,曹操曰:“昔孙膑救赵而攻魏,耿弇欲走西安攻临淄。使贼闻我西而还,则武阳自解。不还,我能破虏家,虏不能拔武阳,必矣。”乃行,毒闻之,果弃武阳还,曹操要击,大破之。

初,关羽围樊襄阳,曹操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司马宣王及蒋济说曹操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操从之,羽遂见擒。

此言攻其所爱,则动矣。是以善战者,无知名,无勇功。不争白刃之前,不备已失之后。此之谓矣。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2623.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反经·钓情》译文

    孔子说:“不看对方脸色就冒然开口说话,就叫做瞎子。”他还说:“还没有取得对方信任,就冒然提意见,就会被认为是毁谤。”(译者按:这是孔子弟子子夏的话。原文为:“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见《论语·子张》,著者记忆有误)荀子说:“该讲话的时候,讲话恰到好处,这就是智慧,不该讲话的时候则保持沉默,这…>…...

  • 《反经·反经》译文

    [在讨论治国之道时,人们历来认为仁义、赏罚是治国的总纲,是基本国策。然而,如果仁义、赏罚的方法使用不当,反而于国于民有害。因此特别撰写了“反经”这一章来说明这个问题。]我听说夏、商、周三个朝代之所以消亡,并不是因为三代的法规制度过时了,而是因为执政的人不是合适的人选。这证明所谓法制,亦即前代圣君的主…>…...

  • 《反经·忠疑》译文

    毁谤与赞誉,肯定与否定本来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以汉高祖刘邦那样的雄才大略和汉丞相陈平那样的足智多谋,有人毁谤陈平时,汉高祖就疏远了他,而有人赞誉陈平时,汉高祖又亲近信任了他。以汉文帝那样的英明和云中太守魏尚那样的忠诚,由于呈报战绩时,多报了几颗首级,便被绳之以法,就地免职。经冯唐在文帝面前为他辩解之…>…...

  • 《反经·正论》译文

    [“反经”、“是非”、“适变”三篇论文虽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论证,陈述了各家各派学说的利弊,然而不足之处是对某些问题元暇顾及,有的阐述也比较散漫,使人有无所适从之感。因此作这篇“正论”作为补充,以使论述进一步充实完善。]孔子说:“《礼记》、《诗经》、《乐经》、《尚书》、《周易》和《春秋》这六种文史…>…...

  • 《反经·天时》译文

    孙子说:“第二要看天时。所谓天时,是指阴阳、寒暑、阴晴等气候情况。”《司马法》说:“寒冬盛夏不兴师动众,是因为‘兼爱’。”我的乡人姜太公说:“天文方面要选三人,负责观察气候,掌握气候变化规律。”所以《经》上说:“能明了前生、今生、来生的联系,即使面对刀刃也不会惊惧,跟着孤儿抗击外侮,一女能顶五个男子…>…...

  • 《反经·地形》译文

    孙武说:“第三要看地利。所谓地利,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易,地域的宽广和狭窄以及是否有利于攻守进退等。不知山林的险阻、沼泽的形势,不能行军。不用向导,不能获得地利。用兵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汜地、围地、死地之分。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与敌作战,这样的地区叫“散地”[在自己境内作战,士卒…>…...

  • 《反经·水火》译文

    《经》上说:“用水来辅助进攻,威势强大。用水来辅助进攻,效果显著。”因此说,水与火,是用兵强有力的辅助。火攻有五种:一是焚烧敌军人马[敌军处在深草之侧,借风焚烧他们],二是焚烧敌军的粮草积聚[焚烧敌军的储备],三是焚烧敌军的辎重,四是焚烧敌军的仓库[派遣密探,潜入敌营,焚烧其兵库],五是焚烧敌军的补…>…...

  • 《反经·将体》译文

    《万机论》说:“即使有百万军队,在战斗打响时想要吞没敌人,关键还在于将领。”吴起说:“常人在评论将领时,常把‘勇’看成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其实,‘勇’对于一个将领来说,只占他所具备品质的万分之一。”所以《六韬》说:“为将的不仁爱,三军就不会亲和;为将的不勇猛,三军就不会主动向前。”孙子说:“做为一个…>…...

  • 《反经·料敌》译文

    两国发生了战争,双方军队营垒相对峙,此时形势不明,不能随意做出判断,一定要先探清敌人的情况。所以孙子说:“取胜之兵,首先是在刺探军情方面取胜,而后才在战场与敌人交锋。”又说:“认真分析判断,以求明了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仔细观察,以求了解敌人活动的规律。”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战法,可以少胜多,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