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九节·尽心章句下》读解

查阅典籍:《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九节」原文

众人为什么会议论?那就是没有尽心知命。而对于没有尽心知命的人来说,孔子内心忧愁而已,周文王是不失去对他们的问候。这就是爱民!这就犹如佛教所说的“大慈悲心”,对一切人的慈悲,对万物众生的慈悲。这就是圣人!如果是一般人,则只会你骂一句,我还十句;你打一拳,我还两脚。因为圣人尽心知命了,知道了其人为何如此,也只有同情他、可怜他,悲悯他而已,绝不会憎恨他。这就是尽心知命后的行为方式。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528.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孟子·第十九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尽心知命的首先是大人,这个大人其实并不是指圣人,而是将自己比作儿童,只有儿童的智力和知识,而大人们知识丰富,所以崇尚那些年纪大的人,就称为大人。这种人端正自己,就是认识明确的人。其次是本性纯真的人,因为本性纯真,才能够率性而为,尽“人”的本性而求得发展与发达。再其次是安社稷之人,他们痛感人类社会的灾…>…...

  • 《孟子·第三十九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为亲人服丧守孝,这仅仅是表面上的行为方式,从最根本的问题来说,就如孔子所说的:“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这个意思是说,宰我真是不仁爱呀,小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这三年为父母守孝,是天下通行的守孝的行为规范。他难道…>…...

  • 《孟子·第九节·尽心章句下》读解

    对妻子,一般说来是要“爱”的,不爱妻子,又怎么能指望妻子也回报于爱呢?爱妻子,其实就是正确的人生道路,如果把妻子当成奴婢,当成保姆来使唤,呼来喝去,全无一点作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怎么能称为是正确的人生道路呢?而且,如果把奴婢、保姆也不当人看,也就更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孟子在这里说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那…>…...

  • 《孟子·第二十九节·尽心章句下》读解

    要想执政当官,就必须要懂得爱民,如果只凭自己小有才气而当上官,那很容易就会当成一个贪官,或成为一个奸臣。因为当官执政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而是为人民服务,忘却了爱民的根本宗旨,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那当然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 《孟子·第十九节·离娄章句上》读解

    除了救人、教育外,侍奉双亲、守住自身也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孟子在这里所举的例子,也就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 《孟子·第十九节·离娄章句下》读解

    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只是哪一点点呢,那就是“人性”!这个“人性”就是“爱”。野兽为了争夺食物,不惜残害同类,而人们为了争夺食物呢?有人性的就会相让,或是相帮;但也有的人不惜杀害同类而夺得眼前利益。所以孟子说,一般老百姓抛弃人性,进而就会成为野兽一样的人。而君子却保存人性,因为君子明白只有团结人,人们才…>…...

  • 《孟子·第十九节·尽心章句上》译文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一种人,他们侍奉君主就专以容色取宠;有安邦定国的一种人,他们是以安定国家为乐事;有本性纯真的一种人,他们的发达可通行于天下而后才有天下的通行;有一种人称为大人,他们是端正自己然后才认识到万物的端正。”>…...

  • 《孟子·第十九节·尽心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貉稽说:“我很大地不理解于众人的议论。”孟子说:“这没有什么妨碍。读书人都憎恶这种众人的议论。《诗经》上说:‘内心很忧愁,被那些小人所怨恨。’孔子就是这样的。《诗经》上又说:‘展现而不断绝他的怨恨,也不失去对他的问候。’周文王就是这样的。”注释1.貉稽:人名。2.悄:(qiao巧)《诗·邶风·柏…>…...

  • 《孟子·第二十九节·尽心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盆成括到齐国当官,孟子说:“盆成括快要死了。”后来盆成括果然被杀,孟子的学生们就问:“老师怎么知晓他将要被杀头呢?”孟子说:“他为人小有才气,但是没有听说过君子的人生道路,这样就能招来杀身之祸。”注释盆成括:人名,曾经向孟子学习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