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卷七十五·列传》部分译文

查阅典籍:《魏书》——「魏书·列传卷七十五」原文

朱长生及于提,都是代州人。高祖时,朝廷命朱长生为员外散骑常侍,与于提一起出使高车。到了高车国朝廷上,高车主阿伏至罗要求朱长生等人下拜,长生一口拒绝:“我们是天子使者,怎么会给下土诸侯下拜?”阿伏至罗于是不以使节礼节待他。朱长生拿出带来的金银宝器献上,至罗接受礼物之后,长生说:“你作为内附的臣子,就应尽到臣子礼节,怎么说再拜而实际上却不拜!”喊他出大帐,令他当众叩拜。阿伏至罗丢尽脸面,勃然大怒说:“大帐之中为什么不叫我拜,而让我当众出丑?”夺去朱长生等人所献的财物,把人囚在丛石之中,用刀威胁说:“你若做了我的臣子就能活命,如果不降,杀掉!”朱长生与于提怒目圆睁,厉声谴责说:“哪有天子的使者拜你蛮夷的,我宁为魏鬼,不做你臣!”至罗更加愤怒,断了他们的饮食。跟随前去的三十多人受不了,都投降了,至罗于是给他们送去肉食,只有长生与于提不从,便被各自送到他处去了。过了三年,他们才回来。高祖因朱长生等人守使臣之节远同汉代苏武,十分赞许他们,拜授朱长生河内太守,于提陇西太守,都赐给五等男的爵位。随从都被任命为令长之类官职。

什门 段进 石文德 汲固 王玄威 娄提 刘渴侯 朱长生 于提马八龙 门文爱 晁清 刘侯仁 石祖兴 邵洪哲 王荣世 胡小 虎 孙道登 李儿 张安祖 王闾

大义重于至闻自日人。慕之者盖希,行之者实寡。至于轻生蹈节,临难如归, 杀身成仁,死而无悔,自非耿介苦心之人,郁怏激气之士,亦何能若斯。佥列之传, 名《节义》云。

于简,字什门,代人也。太宗时为谒者,使喻冯跋。及至和龙,住外舍不入, 使人谓跋曰:“大魏皇帝有诏,须冯主出受,然后敢入。”跋使人牵逼令入,见跋 不拜,跋令人按其项。什门曰:“冯主拜受诏,吾自以宾主致敬,何须苦见逼也!” 与跋往复,声气厉然,初不挠屈。既而跋止什门。什门于群众之中,回身背跋,被 袴后裆以辱之。既见拘留,随身衣裳败壤略尽,虮虱被体。跋遗以衣服,什门拒而 不受。和龙人皆叹曰:“虽古烈士,无以过也!”历二十四年,后冯文通上表称臣, 乃送什门归。拜治书侍御史。世祖下诏曰:“什门奉使和龙,值狂竖肆虐,勇志壮 厉,不为屈节,虽昔苏武何以加之。”赐羊千口、帛千匹,进为上大夫,策告宗庙, 颁示天下,咸使闻也。

段进,不知何许人也。世祖初,为白道守将。蠕蠕大檀入塞,围之,力屈被执。 进抗声大骂,遂为贼杀。世祖愍之,追赠安北将军,赐爵显美侯,谥曰庄。

石文德,河中蒲坂人也,有行义。真君初,县令黄宣在任丧亡,宣单贫无期亲, 文德祖父苗以家财殡葬,持服三年,奉养宣妻二十余载。及亡,又衰绖敛祔,率礼 无阙。自苗逮文德,刺史守令卒官者,制服送之。五世同居,闺门雍睦。

又梁州上言天水白石县人赵令安、孟兰强等,四世同居,行著州里。诏并标榜 门闾。

汲固,东郡梁城人也。为兗州从事。刺史李式坐事被收,吏民皆送至河上。时 式子宪生始满月,式大言于众曰:’程婴、杵臼何如人也!”固曰:“今古岂殊。” 遂便潜还,不复回顾,径来入城,于式妇闺抱宪归藏之。及捕者收宪,属有一婢产 男,母以婢兒授之。事寻泄,固乃携宪逃遁,遇赦始归。宪即为固长育至十余岁, 恆呼固夫妇为郎婆。后高祐为兗州刺史,嘉固节义,以为主簿。

王玄威,恆农北陕人也。显祖崩,玄威立草庐于州城门外,衰裳疏粥,哭踊无 时。刺史苟颓以事表闻。诏令问状,玄威称:“先帝统御万国,慈泽被于苍生,含 气之类莫不仰赖,玄威不胜悲慕,中心知此,不知礼式。”诏问玄威欲有所诉,听 为表列。玄威云:“闻讳悲号,窃谡臣子同例,无所求谒。”及至百日,乃自竭家 财,设四百人齐会,忌日,又设百僧供。至大除日,诏送白裤褶一具,与玄威释 服,下州令表异焉。

娄提,代人也。显祖时为内三郎。显祖暴崩,提谓人曰:“圣主升遐,安用活 为!”遂引佩刀自刺,几至于死。文明太后诏赐帛二百匹。

时有敕勒部人蛭拔寅兄地于,坐盗食官马,依制命死。拔寅自诬己杀,兄又云 实非弟杀,兄弟争死,辞不能定。高祖诏原之。

刘渴侯,不知何许人也。禀性刚烈。太和中,为徐州后军,以力死战,众寡不 敌,遂禽。瞋目大骂,终不降屈。为贼所杀。高祖赠立忠将军、平州刺史、上庸侯, 赐绢千匹、谷千斛。

有严季者,亦为军校尉,与渴侯同殿,势穷被执,终水降屈,后得逃还。除立 节将军,赐爵五等男。

朱长生及于提,并代人也。高祖时,以长生为员外散骑常侍,与提俱使高车。 至其庭,高车主阿伏至罗责长生等拜,长生拒之曰:“我天子使,安肯拜下土诸侯!” 阿伏至罗乃不以礼待。长生以金银宝器奉之,至罗既受献,长生曰:“为臣内附, 宜尽臣礼,何得口云再拜而实不拜!”呼出帐,命众中拜。阿伏至罗惭其臣下,大 怒曰:“帐中何不教我拜,而辱我于大众!”夺长生等献物,囚之丛石之中,兵胁 之曰:“汝能为我臣则活,如其不降,杀汝!”长生与于提瞋目厉声责之曰:“岂 有天子使人拜汝夷,我宁为魏鬼,不为汝臣!”至罗弥怒,绝其饮食。从行者三十 人皆降,至罗乃给以肉酪,惟长生与提不从,乃各分徙之。积三岁,乃得还。高祖 以长生等守节远同苏武,甚嘉之,拜长生河内太守,于提陇西太守,并赐爵五等男。 从者皆为令长。

马八龙,武邑武强人也。轻财重义。友人武遂县尹灵哲在军丧亡,八龙闻即奔 赴,负尸而归,以家财殡葬,为制缌服。抚其孤遗,恩如所生。州郡表列,诏表门 闾。

门文爱,汲郡山阳人也。早孤,供养伯父母以孝谨闻。伯父亡,服未终,伯母 又亡。文爱居丧,持服六年,哀毁骨立。乡人魏中贤等相与标其孝义。

晁清,辽东人也。祖晖,济州刺史、颍川公。清袭祖爵,例降为伯。为梁城戍 将。萧衍攻围,粮尽城陷,清抗节不屈,为贼所杀。世宗褒美,赠乐陵太守,谥曰 忠。子荣宾袭。

刘侯仁,豫州人也。城人白早生杀刺史司马悦,据城南叛。悦息朏,走投侯仁。 贼虽重加购募,又严其捶挞,侯仁终无漏泄,朏遂免祸。事宁,有司奏其操行,请 免府籍,叙一小县,诏可。

石祖兴,常山九门人也。太守田文彪、县令和真等丧亡,祖兴自出家绢二百余 匹,营护丧事。州郡表列,高祖嘉之,赐爵二级,为上造。后拜宁陵令,卒。吏部 尚书李韶奏其节义,请加赠谥,以奖来者,灵太后令如所奏。有司谥曰恭。

邵洪哲,上谷沮阳人也。县令范道荣先自眴城归款以除县令,道荣乡人徐孔明, 妄经公府,讼道荣非勋,道荣坐除名。羁旅孤贫,不能自理。洪哲不胜义愤,遂代 道荣诣京师,明申曲直。经历寒暑,不惮劬劳,道荣卒得复雪。又北镇反乱,道荣 孤单,无所归附。洪哲兄伯川复率乡人来相迎接,送达幽州。道荣感其诚节,诉省 申闻。诏下州郡,标其里闾。

王荣世,阳平馆陶人也。为三城戍主、方城县子。萧衍攻围,力穷知不可全, 乃先焚府库,后杀妻妾。及贼陷城,与戍副邓元兴等俱以不屈被害。肃宗下诏褒美 忠节,进荣世爵为伯,赠齐州刺史;元兴开国子,赠洛州刺史。

胡小虎,河南河阴人也。少有武气。正光末,为统军于晋寿。孝昌中,萧衍将 樊文炽等寇边,益州刺史邴虬遣长史和安固守小剑,文炽围之。虬命小虎与统军崔 珍宝同往防拒。文职掩袭小虎、珍宝,并擒之。文炽攻小剑未陷,乃将珍宝至城下, 使谓和安曰:“南军强盛,北救不来,岂若归款,取其富贵。”和安命射之,乃退。 复逼小虎与和安交言,小虎乃慷慨谓安曰:“我栅不防,为贼所虏。观其兵士,势 不足言,努力坚守。魏行台梁州遣将已至。”贼以刀殴击,言不得终,遂害之。三 军无不叹其壮节,哀其死亡。贼寻奔败,禽其次将萧世澄、陈文绪等一十一人。行 台魏子建壮其气概,启以世澄购其尸柩,乃获骸骨归葬。

孙道登,彭城吕县人也。永安初,为萧衍将韦休等所虏,而缚临刃,巡远村坞, 令其招降乡曲。道登厉声唱呼:“但当努力,贼无所能。”贼遂屠戮之。又荆州被 围,行台宗灵恩遣使宗女等四人入城晓喻,为贼将所获,执女等巡城,令其改辞。 女等大言:“天军垂至,坚守莫降。”贼忿,各刳其腹,然后斩首。二州表其节义, 道登等并赐五品郡、五等子爵,听子弟承袭。遣使诣所在吊祭。

李几,博陵安平人也。七世共居同财,家有二十二房,一百九十八口,长幼济 济,风礼著闻,至于作役,卑幼竞进。乡里嗟美,标其门闾。

张安祖,河阳人也。袭世爵山北侯。时有元承贵,曾为何阳令,家贫,且赴尚 书求选,逢天寒甚,遂冻死路侧。一子年幼,停尸门巷,棺敛无托。安祖悲哭尽礼, 买木为棺,手自营作,敛殡周给。朝野嘉叹。尚书闻奏,标其门闾。

王闾,北海密人也。数世同居,有百口。又太山刘业兴四世同居,鲁郡盖隽六 世同居,并共财产,家门雍睦。乡里敬异。有司申奏,皆标门闾。

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其大则光 国隆家,其小则损己利物。故其盛烈所著,与河海而争流;峻节所标,其松柏而俱 茂。并蹈履之所致,身殁名立,岂徒然哉。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7533.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魏书·卷七十九·列传》部分译文

    殷绍,长乐人。少年时聪敏,喜爱阴阳术数,曾游学四方,通晓九章、七曜。世祖时为算生博士,在东宫西曹任事,因擅长阴阳术数而为恭宗知遇。太安四年(458)夏,向皇帝进献《四序堪舆》,奏启说:“我于姚氏时代,求学到达伊川,遇见周游讲学的大儒成公兴,跟随他研究九章算术。成公兴字广明,自称是胶东人,隐居于山林之…>…...

  • 《魏书·卷七十·列传》部分译文

    李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陇西狄道人,司空李韶的同族弟弟。少小时即有盛名,当时人称为神童。族父司空李冲很是为他自豪,每每与人说:“兴盛我李氏宗族的,不就是这个孩子吗?”李冲经常提供琰之所必须的东西,爱怜同于自己的孩子。少年时李琰之被推荐为秀才,不愿前行。曾经游历河内北山,便产生了隐居的念头。恰逢彭城…>…...

  • 《魏书·卷七十一·列传》部分译文

    冯熙字晋昌,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的哥哥。祖冯文通,记在《海夷传》。世祖平定辽海,冯熙父亲冯朗内迁,官做到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因犯事被诛杀。文明太后掌握朝政,追赠为假黄钺、太宰、燕宣王,在长安立庙。冯熙生于长安,被魏母姚氏所抚养。他的叔父乐陵公冯邈因为战争进入蠕蠕境内,魏母也携带冯熙逃避到氐、羌…>…...

  • 《魏书·卷七十二·列传》部分译文

    陈奇,字修奇,河北人,自称是晋凉州刺史陈骧的八代孙。祖陈刃,仕官慕容垂。陈奇少孤,家贫,而奉养母亲至为孝顺。少小聪敏,有早成美称。性气刚亮,与俗不群。喜爱玩习经典,博通典籍,经常指责马融、郑玄解经失旨,立志著书述说《五经》。始注《孝经》、《论语》,很是流行,为显贵所称赞。陈奇与河间邢祐同召赴京。当时…>…...

  • 《魏书·卷七十三·列传》部分译文

    温子升,字鹏举,自称太原人,晋代大将军温峤的后代。世代居住江左。祖恭之,刘义隆政权彭城王刘义康的户曹,避难归国,定居在济阴冤句,因而成为该郡县人。家中世代寒微。父温晖,兖州左将军府长史,行济阴郡事。子升开始在崔灵恩、刘兰处受学,读书精勤,昼夜不倦。长大后博览百家,为文清婉。作为广阳王元渊的下等宾客,…>…...

  • 《魏书·卷七十四·列传》部分译文

    赵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温为杨难当司马。当初,苻氏叛乱,赵琰被奶妈带着奔逃到寿春,长到十四岁才回到老家。精心奉养父母,茶水饭食,必亲自调弄。皇兴年间(467~471),京城缺粮,奴婢碾粟筛出瘪谷,赵琰看见狠狠把她教训了一顿,责令她留下轻谷。曾送儿子赵应到冀州订亲,随从的人在路上偶然得到一只羊,走了三…>…...

  • 《魏书·卷七十六·列传》部分译文

    宋世景,广平人,河南尹宋翻的第三个弟弟。少小即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侍奉父母很是孝顺。世景与弟弟宋道..闭门读书,广泛涉猎,各种书都读,尤其精于经书大义。同族兄宋弁十分器重他。他被州中推举为秀才,对策登第,朝廷拜授他为国子助教,迁任彭城王元勰的开府法曹参军。元勰爱他的才学,十分器重、礼敬他。高祖也赞许他…>…...

  • 《南史·卷七十五·列传》部分译文

    陶潜字渊明,也有的说字深明,名元亮,寻阳柴桑人,是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年少时就有高雅的志趣,他房舍边有五棵柳树,于是就写了《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是何许人,不清楚他的姓名。安闲恬静不爱说话,不羡慕名誉利禄。好读书,而不作过深研究,每当对书中意思有了自己的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爱饮酒,但家贫…>…...

  • 《新唐书·卷七十五·列传》部分译文

    常衮是京兆府人,天宝末年,考中了进士。生性崇尚廉洁,不随便与人交往。从太子正字官,升至中书舍人。文章严密华丽,擅长写诏令公文,在当时很有名望。鱼朝恩仗着皇帝宠信,兼管国子监。常衮上奏说:“太学主持人,应任命有名的学者,不应由宦官主管。”当初,回纥助唐立有战功的人,可以留住京城,这些异族人生性骄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