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二节·告子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查阅典籍:《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原文

译文曹交问:“人人都可以成为尧,有这样的说法吗?”孟子说:“是的。”曹交说:“我听说周文王身高十尺,成王身高九尺,如今我曹交身高九尺四寸,同样是吃粮食而已,要怎样才能成为尧、舜呢?”孟子说:“这和身高有什么关系呢?有所行为也就是了。这里有个人,力量不能提起一只小鸡,那他就是个没有力气的人;如今他说可以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个有力气的人。那么要是举得起乌获能举起的东西,那他就是乌获了。人难道以不胜任为忧患?只怕不去做罢了。缓慢地走在长者后面叫做悌,很快地走到长者前面的叫不悌。那么缓慢地行走,难道是人办不到的事吗?而是不做罢了。尧、舜的道路,是继承和敬爱而已。你穿尧的衣服,诵读尧说的话,行为尧的行为,就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诵读桀说的话,行为于桀的行为,那你就是桀了。”曹交说:“我要去拜见邹君,可以借到一座客馆,愿意留下来在您门下学习。”孟子说:“人生的道路就象这大路一样,难道很难了解吗?人们担忧的是不去求取。你回去寻求吧,老师有多的是。”

注释1.曹交:人名,春秋战国时期曹国君主的弟弟。2.乌获:人名,古代的大力士。3.弟:即悌。《诗"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岂弟。”《诗"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诗·大雅·卷阿》:“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礼记·曲礼上》:“僚友称其弟也。”《荀子·王制》:“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商君书·去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这里用为敬爱兄长之意。4.病:《老子·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礼记·乐记》:“对曰:‘病不得其众也。’”郑玄注:“病,犹忧也。以不得众心为忧。”《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荀子·正论》:“王公则病不足于上。”《广韵·映韵》“病,忧也。”这里用为忧虑、担心之意。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4452.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孟子·第十二节·告子章句下》读解

    人们为什么会犯错误呢?就是心中不明亮,头脑不清醒。如果能保持心中明亮,头脑保持清醒,知道怎样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知道怎样选择最佳行为方式,那就很少会犯错误了。>…...

  • 《孟子·第二节·告子章句下》解析

    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当然是植根于“性善论”而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命题了。其关键还是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与一般人讨论个人修养问题罢了。所以,无论是君王从政治国还是个人立身处世…>…...

  • 《孟子·第二节·告子章句上》解析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孟子的雄辩风范。随口接过论敌的论据而加以发挥,以水为喻就以水为喻。就好比我们格斗时说,你用刀咱们就用刀,你用枪咱们就用枪。欲擒故纵,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平?”一语杀入穴道,只需要轻轻一转,其论证便坚不可移,使读者读来,不得不束手就擒。于是,我们便都是…>…...

  • 《孟子·第十二节·告子章句下》解析

    关于“信”的问题,孔子、孟子都有表面上看来自相矛盾的说法:孔子一方面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另一方面却又说:“言必信,行必果,孩在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孟子一方面说:“君子不亮,恶乎执?”另一方面却又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这种自相…>…...

  • 《孟子·第二节·公孙丑章句上》译文及注释

    译文公孙丑问:“先生您要是担任齐国的卿相大官,能得到推行您的道路,虽然由此而成就霸道和王道,不异于古之霸王之君矣。象这样,您会动心吗?”孟子说:“不,我四十岁后就不动心了。”公孙丑说:“若是这样,先生比孟贲要强多了。”孟子说:“做到这个并不难,告子做到不动心比我还要早。”公孙丑问:“做到不动心有什么…>…...

  • 《孟子·第二节·万章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北宫錡问:“周王室颁布的爵位和俸禄,是怎么样的呢?”孟子说:“详情已不知道了。诸侯们都厌恶它妨害了自己的利益而把这方面的典籍销毁了,但我也听说过大概的情况。天子是一级,公是一级,侯是一级,伯是一级,子、男同是一级,总共五个等级。君是一级,卿是一级,大夫是一级,上士是一级,中士是一级,下士是一级,…>…...

  • 《孟子·第二节·告子章句上》译文及注释

    译文告子说:“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孟子说:“水流确实没有东流西流之分,但是没有上流下流之分吗?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如今的水…>…...

  • 《孟子·第十二节·告子章句上》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子说:“有一个人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但并不疼痛而且不妨碍做事,如果有人能替他伸直,哪怕是到秦国、楚国去治疗,他也不会觉得路途遥远,这是因为他的指头比不上别人。指头比不上别人,就知道厌恶;良心比不上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就叫不知道轻重缓急。”注释信:(shen伸)古同“伸”。《易·系辞下》:…>…...

  • 《孟子·第十二节·告子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子说:“君子心中不明亮,怎么能保持呢?”注释1.亮:《文选·嵇康·杂诗》:“皎皎亮月。”《后汉书·苏竟传》:“且火德承尧,虽昧必亮。”李贤注:“亮,明也。”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寸心若不亮。”《说文》:“亮,明也。”这里用为明白、明亮之意。谓心中明亮。意同孔子的“君子坦荡荡。”2.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