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三节·滕文公章句下》读解

查阅典籍:《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原文

周霄很想知道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在问这个问题。孟子的时代,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古时候;而孟子他们的古时候,则是殷末周初之时。在殷时,是王族掌权,或是各地诸侯家族掌权,平民百姓是得不到做官的。到了周文王时,方举办学校,培养有管理知识的普通平民。培养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治理国家,管理人民。但那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力,来读书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直到孔子时期,即春秋时期,一般平民才有权选择是否来读书。因为书读好了,就有可能被统治者选上,出来做官。当时没有科举考试制度,只是由地方官根据百姓的传诵以及自己的考察,选“贤”举荐给上级。所以,自春秋以后,很多平民才选择读书,以期能被举贤而做官。所以,一般平民之所以选择读书,就是想要做官,治理国家,管理人民。所以孟子举例说:“《传》曰:‘孔子如果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会徘徊迟疑,如果要离开此地,必然要施行验证。’”既然是出仕当官,首先必然是由统治者——君子安排工作,如果三个月都见不到君子,也就会徘徊迟疑了。那么离开时,为什么要施行验证呢?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是官员离职时的交接、述职;二,是官员对统治者的一种考查。从孔子之周游列国,我们就可以看出,孔子对各诸侯国都是有考查验证的。即便是苏秦、张仪等纵横家,他们在投奔某一国时,也是对统治者有考查验证的。所以古时候的人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会有人去慰问。因为读书既然是为了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然而见不到君子,就等于是不被任用或不被重用,一个读书人如果不被任用或不被重用,就失去了他在社会上应有的位置,这就是一种悲哀。既然是读书,也就无暇耕种庄稼,求得衣食;所以,读书人对于在社会上应有的位置,如同农民对于耕种庄稼是一样的重要。因为知识也就等同于工具,拥有的知识越多,工具也就越多,能做的事也就越多。一个人由幼儿、少年而成年,一旦踏入社会,就等于踏上战场,从今以后就要为自己的一生的生存问题而努力奋斗,努力拼搏;而知识就等同于武器、工具,武器、工具越多越先进,生存的机会就越大;如果没有或少有武器、工具,生存以及生活质量当然也就很不好了。所以孟子说:“农夫怎么会因为离开此地而舍弃农具呢?”

因此,孟子紧接着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读书人是否能不择手段地求取官位,孟子打比方说:“男孩生下来就希望为他找到妻室,……不通过正道而做官的,就跟钻洞爬墙相类似。”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后,要根据自己的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来求取官位,不能只为了自己的生存质量的富贵淫侈而不择手段。从孔子、孟子的言行看,他们之所以提倡“信、智、礼、义、仁”,乃是希望人们能用诚信(信),用智慧(智),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礼),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义),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仁),使自己能健康而快乐地生存下去。为了这个目的而求取官位,则是走正道,如果是钴洞偷看,爬墙相爱,那就是不走正道,父母、国人都会看不起他们。“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富贵时不能过度,贫贱时不要动摇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载质,何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失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637.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孟子·第四节·滕文公章句下》读解

    彭更以问:“后面跟随着数十辆车,……不以为过分吗?”为题,企图弄清楚人生价值取向,尤其是作为君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彭更的思想观念和许行差不多,都认为君子不能“无事而食”,应该自食其力,要亲自劳动,要亲自耕耘。当然,彭更的话不无道理,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大小小上百个诸侯国,那些诸侯们、大夫们、官吏们大多是…>…...

  • 《孟子·第五节·滕文公章句下》读解

    宋国是一弱小国家,四周围绕着虎视眈眈的大国,推行王政就意味着削减兵力,因此孟子举了成汤以及周国由小做大的例子,用来说明只要统治者采取最佳行为方式而爱民,就会得到人民百姓的拥护,从而无敌于天下的道理。这就是推行王政的价值!作为个人也是这样,只要你善于团结和帮助你周围的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 《孟子·第六节·滕文公章句下》读解

    一个人如果走错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果仅有一个人说错,这个人是不会听的。如果他身边的人都在说,他才有可能改正。所以,孟子认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要靠教育,要靠社会氛围。而一个社会整体性的价值取向,则要靠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统治者的“以身作则”。>…...

  • 《孟子·第七节·滕文公章句下》读解

    见不见诸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段干木翻墙逃避魏文侯,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都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因为这里面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有价值,怎么样都可以见,没有价值,也用不着翻墙和闭门不见。因此孟子举了孔子不见阳货的例子,就是要说明孔子选择的是最佳行为方式。阳货作为一个大夫,篡位夺权,想当一方诸侯,这在孔…>…...

  • 《孟子·第八节·滕文公章句下》读解

    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关键之一就是要知错就改,因此孟子举“日攘一鸡”的例子来说明,知道“日攘一鸡”是错的,改为“月攘一鸡”,也是错的。因为这个行为终是不好的,属于偷盗、窃取行为,而田租十分取一,取消关卡市场的税收,是爱民的举措;却因为统治阶层想要收括更多的财物而不愿改正,这就很明显地错了。可戴盈之还想…>…...

  • 《孟子·第九节·滕文公章句下》读解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於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是为民的价值观,而“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

  • 《孟子·第十节·滕文公章句下》读解

    本章是全篇之总结,从第一章“枉尺而直寻”到本章,孟子一直在阐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既不能“枉尺而直寻”,亦不能“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而要“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因为,“士之失位也,犹…>…...

  • 《孟子·第三节·滕文公章句下》解析

    孟子以男女苟合偷情为喻,谴责那些不由其道,不择手段去争取做了的人,实际上还是在谴责靠游说君王起家的纵横术士们。根据孟子的观点,想做官,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是非常正当的。但另一方面,“又恶不由其道”。说穿了,还是立身处世的“出处”问题。其基本观点与“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一章是相同的,就是不能靠不…>…...

  • 《孟子·第三节·滕文公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周霄问孟子:“古时候的君子也出来做官吗?”孟子说:“做。《传》上说:‘孔子如果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会徘徊迟疑,如果要离开此地,必然要施行验证。’所以古时候的人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会有人去慰问。”周霄说:“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有人去慰问,不是太急了吗?”孟子说:“读书人如果失去了位置,犹如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