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一节·尽心章句下》译文

查阅典籍:《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一节」原文

孟子说:“喜好名声的人能够谦让一个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如果不是这样的人,即便是叫他让出一碗饭、一碗,他也会表现出不高兴的神情。”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4847.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孟子·第二十一节·尽心章句下》读解

    山上的小路是断断续续踩踏出来的,人生的道路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了独特的用途也就成了道路,人生要有理想,人生的道路才成其为道路。山路如果断断续续不用,就会被茅草堵塞,人的心路同样也是如此。不继承历史的经验,不能尽心知命,就会被茅草堵塞住心路,也就会昏昧,也就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 《孟子·第十一节·公孙丑章句下》读解

    孟子之采取辞职的行为方式,是因为他能“吾日三省吾身”,而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因而他既不能象子思一样安心,也不能象泄柳、申详一样安身,所以他必然就要拒绝那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的人了。>…...

  • 《孟子·第三十一节·尽心章句下》解析

    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在孔子那里还只是“失”,属于智与不智的范畴。可是,到了孟子这里就成了“话”,属于仁与不仁的范畴了。这是有时代发展因素在内的。孟子时代,游说风起。“展开谈天说地…>…...

  • 《孟子·第二十一节·尽心章句下》解析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话说天下大势,规划三国鼎立蓝图。刘备听完以后,离开坐位向诸葛亮拱手谢道:“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这“顿开茅塞”作为一个成语,其语源正出于孟子这里,没有“茅塞”,谈何“顿开”呢?诸葛亮开刘备之茅塞,孟子开高子之茅塞,假如你我的心被…>…...

  • 《孟子·第十一节·离娄章句下》译文

    孟子说:“作为成年人,说话不必守信,行为不必有结果;关键要看是不是最佳行为方式。”>…...

  • 《孟子·第十一节·告子章句下》译文

    白圭说:“我治水患的水平,要超过禹。”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遵循水的道路,所以大禹以四海为畜水的沟壑。如今先生你却把邻国当做畜水的沟壑。水逆向而行,就称之为洚水,所谓洚水,就是洪水,是爱民的人所厌恶的。你搞错了。”>…...

  • 《孟子·第十一节·尽心章句上》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子说:“再加上韩魏之家的名誉地位和财富,如果自视还谦虚,不自满,就远远地超过一般人了。”注释欿(kan坎):假借为“歉”。这里用为谦虚,不自满之意。>…...

  • 《孟子·第二十一节·尽心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子告诉高子说:“山上的小路是断断续续踩踏出来的,有了独特的用途也就成了道路。如果断断续续不用,就会被茅草堵塞。如今茅草已经堵塞了你的心路。”注释1.蹊:《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这里用为践踏之意。2.间:《诗"小雅"车舝…>…...

  • 《孟子·第三十一节·尽心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子说:“人都有所不忍心干的事,如果能达到能忍住的程度,就是仁爱了。人都有所不愿意做的事,如果能达到不去做的程度,那就是最佳行为方式了。人们心里如果能充满不想害人的念头,仁爱之心就用之不尽了。人们心里如果能充满不穿墙打洞偷盗的念头,那最佳行为方式就用之不尽了。人们心里如果能充满不接受卑贱的称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