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死战·第六卷》译文

查阅典籍:《百战奇略》——「百战奇略·第六卷死战」原文

大凡敌人兵力强大、士气旺盛,而我军士卒疑虑重重、不肯拚命作战时,那就必须把他们置于“死地”,并且告令全军知道,这是迫不得已的作法。然后,杀牛烧车,犒劳战士,烧弃粮食,填平井灶,焚船毁锅,断绝他们企图生还的侥幸思想。这样,作战就必定能胜利。诚如兵法所说:“抱定必死的决心去奋战,就能获得胜利而生存。”秦国将领章邯率军打败楚将项梁军以后,就认为楚地的兵力不值得忧虑了,于是挥军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军。恰在这时,赵歇为国王,陈馀为将领,张耳为丞相,他们兵败后都逃进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率部包围巨鹿,章邯的军队驻扎在他们的南边,修筑甬道给部队运送粮食。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去救援赵国;其他各将领都隶属于宋义指挥。宋义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多天不前进,还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辅佐齐国,并且亲自送他到无盐,盛办酒宴,大会宾客。项羽对此极为不满地说:“如今我国军队刚刚打了败仗,国王为此坐卧不安,调集全国军队而专门委任将军指挥,国家安危的命运,完全在此一举。现在,你身为上将军而不体恤士卒疾苦,却去钻营个人私利,这不是国家栋梁之臣所该做的!”项羽利用早晨进见上将军宋义的机会,就在其帐中把他杀了,然后通令全军说:“宋义与齐国勾结图谋反叛,楚怀王密令我把他杀掉了。”此时,众将都为项羽的举动所畏服,没有一个敢于抗拒不从的,大家齐声说道:“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家啊。现在将军诛杀的是图谋反叛的乱臣贼子。”于是,大家立即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追赶宋义之子宋襄,追到齐国把他杀掉了。其后,项羽派遣桓楚向楚怀王报告了所发生的情况,楚怀王便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黥布和蒲将军等都隶属于项羽指挥。项羽因杀掉以权谋私的宋义,从此便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不久,他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兵二万渡过漳河,救援巨鹿。与秦军交战稍得些许胜利,陈馀再次请求救兵。于是,项羽就亲率全部人马渡过漳河,并下令把渡船沉入河底,砸毁饭锅蒸笼,烧掉营垒屋舍,携带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明决一死战而无一点退还之心。项羽率军一到巨鹿,便包围了王离,与秦军多次交战,切断了秦军的运粮道路,终于大败秦军,击杀了秦将苏角,俘获了王离。是时,楚军声威已经雄冠诸侯。此前,巨鹿城下已有诸侯援军十多个营垒,但却没有敢于出战的;到了楚军进击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们都站在壁垒上观望而不出兵助战。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英勇奋战,杀声震天;而诸侯军无不人人颤栗惊恐。就这样,楚军终于大败秦军。

凡敌人强盛,吾士卒疑惑,未肯用命,须置之死地,告令三军,示不获已。杀牛燔车,以享战士,烧弃粮食,填夷井灶,焚舟破釜,绝去其生虑,则必胜。法曰:「必死则生。」

秦将章邯已破楚将项梁军,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兵败皆走入钜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闲围钜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裨将,救赵。诸别将皆属焉。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余日不进,遣其子宋襄相齐,自送之无盐,饮酒高会。项羽曰:「今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诸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宋义,即其帐中,斩之,下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王阴令羽诛之。」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支吾,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叛乱。」即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襄,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楚怀王,因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焉。项羽以杀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率二万众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兵渡河,沉舟,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兵击秦军,诸侯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大破秦军。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1807.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百战奇略·生战·第六卷》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有利地形已为我军占领,参战部队已经进入阵地,军法号令已经通行无阻,奇袭分队已经部署停当,那么,此时最为关键的就是全军将士要舍生忘死地去战斗,这样就能取得胜利。倘若将领临阵畏敌怯战,企图侥幸活命,反而会被敌人所杀。诚如兵法所说:“侥幸求生的,反而会被杀死。”春秋时期,楚王率军进攻郑国…>…...

  • 《百战奇略·饥战·第六卷》译文

    大凡兴兵征战,深入敌人本土,粮秣供应缺乏,必须分兵搜掠,占据敌国粮仓,夺取它的积蓄,用以接济军饷,这样就能取胜。诚如兵法所说:“粮秣给养靠在敌国补充,这样部队的后勤供应就充足了。”《北史》记载:北周将领贺若敦率军过江攻取了陈朝的湘州。陈朝将领侯瑱率兵进攻贺若敦,(企图夺回湘州)。此时正值秋水泛滥季节…>…...

  • 《百战奇略·饱战·第六卷》译文

    大凡敌人远道而来,通常都是粮食接济不上。在敌人缺粮而忍饥挨饿、我军粮足而得到饱食的情况下,应当坚守壁垒而不出战,以持久战法来疲惫敌人,并要断绝其运粮道路。等到敌人消耗已尽而退走之时,我一面暗派奇兵在前截断其退路,一面出动大军于后迅猛追击。这样,打败敌人就是必定无疑的。诚如兵法所说:“用自己饱食的部队…>…...

  • 《百战奇略·劳战·第六卷》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有利地形已为敌人抢先列阵而占领,我军在后匆忙赶去交战,就会因为疲劳被动而被敌人所战胜。诚如兵法所说:“后到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西晋时期,司空刘琨派遣将军姬澹率兵十余万(实为刘琨所发晋军的总兵力数)进讨石勒。石勒将要率兵抵抗,有人向他建议说:“姬澹兵马精锐强盛,其锋芒锐不可当…>…...

  • 《百战奇略·佚战·第六卷》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不可依仗自己取得了胜利,就放纵部队以至丧失警惕,应当越发严加戒备以等待敌人的再次进攻,做到处于安逸的条件下,仍像在劳困的环境中那样常备不懈。诚如兵法所说:“有了充分的战争准备,才能避免祸患发生。”战国时期,秦国将领王翦奉命率领六十万大军取代李信去攻打楚国。楚国获悉王翦增加了兵力来进攻,…>…...

  • 《百战奇略·胜战·第六卷》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我军取得胜利而敌人遭到失败了,不可因此而骄傲怠惰起来,应当日夜严加戒备以防敌人来攻。这样,敌人即便敢于来犯,我军因有准备而不会发生危害。诚如兵法所说:“打了胜仗的时候,要像没有打胜仗那样(保持高度戒备)。”秦二世胡亥统治末年,反秦起义首领项梁派遣刘邦、项羽率兵从另一路攻打城阳,血洗…>…...

  • 《百战奇略·败战·第六卷》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人取得胜利而我军遭到失败了,不可因此而畏敌怯战,务必思考不利之中的有利因素,应当整顿军备,修缮兵械,鼓励士气,等待敌人出现麻痹松懈之时,而不失时机地进攻它,就能夺取胜利。诚如兵法所说:“从不利中能够看到有利因素,祸患就可以解除了。”西晋末年,河间王司马乂割据关中,他派遣部将张方讨…>…...

  • 《百战奇略·进战·第六卷》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已经查明敌人有被打败的可能,就应当迅速出兵进攻它,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发现有可能战胜敌人的时机,就迅速向它发动进攻。”唐朝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兵部尚书李靖出任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军击败了东突厥,颉利可汗率众退保铁山,然后派遣使者到唐朝请罪,表示愿意举国归附。唐太…>…...

  • 《百战奇略·退战·第六卷》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军兵多、我军兵少,且地形条件对我不利,在单凭兵力不能与敌争胜的情况下,就应当立即撤退以避开敌人,这样就可以保全我军实力安然无损。诚如兵法所说:“作战中确知敌人难以战胜,就应及时撤退以保存实力。”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军曹爽奉命率军讨伐蜀国,司马昭为征蜀将军而随同前往,穿越骆谷后,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