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孙膑减灶·卷十三》译文

查阅典籍:《容斋随笔》——「容斋随笔·卷十三孙膑减灶」原文

孙膑战胜庞涓这件事,军事家们都认为是出奇制胜的计谋,我偏偏对此有些疑问。史书记载:“齐军开进魏国领土挖了十万个炉灶,第二天五万个,第三天两万个。”军队正在进发争夺有利条件,每晚上去干这些事,不知道要费多少人工,同时难道非得是每个人一口灶吗?庞涓走了三天,大为高兴,说:“齐国的士兵逃亡的过了半数。”这就是说,所过之处必定派人一个个清查炉灶数目,这难道还像是急救危难而奔赴敌人的军队吗?史书又说:“估计庞涓应当天黑时赶到马陵,于是砍削大树,削掉树皮在上面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接着埋伏下一万弓弩手,约定天黑时看见火光同时发射。庞涓果然入夜时来到削了皮的树下,看见树干上写的字,取火照亮。没等读完,万张弓弩一起发射。”行军速度根本不是别人所能预料的,怎能料定人家定在日暮时到达,不差分秒呢?古人坐在车中,既然说是天黑了,怎么知道树干上有写的字,而且还非得取火读它呢?齐军弓弩还能同时发射,而且庞涓连八个字都没有读完。都是十分不可相信的。恐怕是好事的人编造的。而且人们不曾作精密考证罢了。

孙膑胜庞涓之事,兵家以为奇谋,予独有疑焉,云:“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方师行逐利,每夕而兴此役,不知以几何人给之,又必人人各一灶乎?庞涓行三日而大喜曰:“齐士卒亡者过半。”则是所过之处必使人枚数之矣,是岂救急赴敌之师乎?又云:“度其暮当至马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遂伏万驽,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钻火烛之。读未毕。万驽俱发。”夫军行迟速,既非他人所料,安能必其以暮至,不差晷刻乎?古人坐于车中,既云暮矣,安知树间之有白书?且必举火读之乎?齐驽尚能俱发,而涓读八字未毕。皆深不可信。殆好事者为之,而不精考耳。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4739.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容斋随笔·拔亡为存·卷十三》译文

    燕国大将乐毅攻打齐国,攻下七十多座城池,剩下的不过是莒、即墨两座城而已,后来靠田单的努力,齐国得以恢复,一点国土也没有损失。曹操收服兖州,兖州州牧背叛曹操迎附吕布,全州八十个城都起来相应,只有鄄城、范、东阿没有动静,依靠荀彧、程昱的努力,终于保全三城等待曹操,州境内又安定下来。古人把灭亡变成生存,把…>…...

  • 《容斋随笔·韩馥刘璋·卷十三》译文

    韩馥把袁绍迎到冀州,他的官佐属吏耿武、闵纯、李历、赵浮、程涣等人规劝制止他,他不听。袁绍到冀州之后,这几个人都被杀害。刘璋迎刘备入蜀,主簿黄权、王累,名将杨怀、高沛等劝止他,他赶走黄璋等人,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二位名将后来被刘备杀死。王浚受石勒的欺诈,督护孙纬与将佐们都希望抗拒石勒,王浚大怒,要斩杀他…>…...

  • 《容斋随笔·孙吴四英将·卷十三》译文

    孙氏的吴国包括江西一带,和中原抗衡,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然而当时的英雄豪杰,像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真是所谓的国家的心腹臂膀,和国家同存共亡的臣子。自古以来,将帅们没有不自以为贤能,妒忌比自己强的。这几位贤者却不然。孙权刚执掌政务时,鲁肃打算返回北方,周瑜把他劝住,推荐给孙权说…>…...

  • 《容斋随笔·虫鸟之智·卷十三》译文

    竹鸡的本性,遇到同类必定争斗。捕竹鸡的人扫落叶作围墙,把诱鸟放在里面,自己隐蔽在后边操纵罗网。刺激诱鸟让它鸣叫,听到叫声的竹鸡,必定随声到来,闭着眼睛飞进树叶堆起的围墙,一直向前要争斗一番。可是网已收起,没有能逃脱的。这是因为眼睛已经闭上,就不再看得见人了。鹧鸪本性喜欢清洁,猎人在茂密的树林中打扫干…>…...

  • 《容斋随笔·萧房知人·卷十三》译文

    汉高祖刘邦行军到达南郑,韩信不告而别,萧何亲自去追赶他。高祖骂萧何说:“将领们逃跑了几十人,你都没有去追赶,却说去追赶韩信,是骗我的。”萧何说:“这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韩信这样的人,则是天下无双的国士。您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他,再也没有一起讨论大事的人了。”于是高祖封韩信为大将军,最终完成了汉室…>…...

  • 《容斋随笔·东坡罗浮诗·卷十三》译文

    苏东坡游罗浮山,写诗给叔党,诗的结尾是:“负书从我盔归去,群仙正草《新宫铭》。汝应奴隶蔡少霞,我亦季孟山玄卿。”东坡自注道:“唐代有人梦见书写《新宫铭》,铭文是紫阳真人山玄卿撰写的。碑铭大意说:‘良常西麓,原泽东泄。新宫宏宏,崇轩壒壒。’又有一位名叫蔡少霞的,梦见别人让他书写碑铭:‘公昔乘鱼车,今履…>…...

  • 《容斋随笔·俞似诗·卷十三》译文

    英州向北三十里有一座金山寺,我曾到过那里,看见法堂后墙上题有绝句两首,僧人告诉我:“这诗是广州铃辖俞似的妻子赵夫人写的。”诗句洒脱不凡,而每字四寸见方,笔力道健,颇似薛稷书体,十分可喜。几年后又经过这里,僧去寺空,不见人影,墙壁也已损坏倒塌,墙上诗句尚能追忆,把它记在这里。其中一首是:“莫遣韝鹰饱一…>…...

  • 《容斋随笔·吴激小词·卷十三》译文

    先父在燕山,到北国人张总侍御家聚会。侍女出来劝酒,其中有一人,强抑悲伤的样子,令人可怜,询问缘故,原来她是流落在外的宣和殿小宫女。坐中宾客翰林直学士吴激吟诵词一首记下这件事,听众无不挥泪。那首词道:“南朝千古伤心地,还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相遇,仙姿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

  • 《容斋随笔·君子为国·卷十三》译文

    《左传》说:“不拥有君子,难道能治理好国家吗?”古时候治理国家,讲起道理有高下之分,真正分量轻重全凭有无人才来检验。晋国用诈谋从秦国争取到足智多谋的士会,临行时绕朝对他说:“您别说秦国没有人才,我的计谋正好不被使用罢了。”楚国的子反曾说:“凭着微不足道的宋国,尚且有不欺人的臣子,可以认为楚国就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