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七节·离娄章句下》读解

查阅典籍:《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七节」原文

成年人懂得了中庸,就应该教导小孩子也懂得中庸;成年人有了本事,就应该教导小孩子学本事。这既是家庭教育问题,也是社会教育问题,而且最主要的是成年人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选择了教育下一代,是最佳行为方式;选择了抛弃,则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因为抛弃不懂得中庸的,抛弃没本事的,就会使彼此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那就要用丈、里、公里来计量了。而距离越拉越大的后果,就相当于不懂得中庸的人、没本事的人即使活到五六十岁,也如同小孩子一样不会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不会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看看现在的中年人,借口工作忙,把孩子委诸托儿所、学校后就很少过问,直到儿女学坏了,才后悔不迭。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闲不能以寸。”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734.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孟子·第二十七节·离娄章句上》读解

    本章是对全篇的一个小结,孟子从“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谈起,全篇紧扣的主题是道路、准则和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因为只有走上正确的道路,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一个人才能获得快乐。所以孟子在本章总…>…...

  • 《孟子·第十七节·离娄章句上》读解

    同是救人,但却有方式问题,救一个淹入水中的人,可以用一只手,但想要救天下的人,孟子强调,却只能用一条道路,即走爱民、为民、裕民的道路,否则,无路可走。要想依靠权力和武力来统治天下人民,那只是痴心妄想。>…...

  • 《孟子·第十七节·离娄章句下》读解

    这里所说的言谈,就是紧接上文的教育问题而言的。用善行去感化别人不行,那么就要用善良的社会行为规范去教育别人,那么,在教育中,就不能只有空洞的说教,也就是说,光喊口号“要善良!”“要善良!”是不行的。要有实际的例子、典范,再加以理论的评价,也就是“说理”,才能使人心悦诚服。我们现代社会也在拼命提倡道德…>…...

  • 《孟子·第二十七节·离娄章句下》读解

    这一章是编书者述说一个故事而举了孟子的例子,说明孟子本人在为人处世上亦是选择了最佳行为方式的。其实我们现代也是这样的,这边在举行隆重的葬礼,那边有人在高谈阔论,你会怎么想?>…...

  • 《孟子·第七节·离娄章句下》解析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三字经》贤者为师,团结大家一道进步;能者为师,帮助大家共同提高。一言以蔽之,人人都有教育熏陶他人的义务。否则,所谓的“好人”又好在哪里呢?模拟西方圣哲的话来说:“人啊,你们都是上帝的子民。要互爱,不要抛下任何一个兄弟姐妹不管!”所以我们要搞“希望工程”,要…>…...

  • 《孟子·第七节·离娄章句上》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子说:“天下有了正常的道路,小的规律就服从于大的规律,有小贤的人就服从于大贤的人;天下失去了正常的道路,力量小的就服从于力量大的,势力弱的就服从于势力强的。这两种情况,都是天意。顺从天意的就能生存,违背天意的就要灭亡。齐景公说:‘既不能命令别人,又不能接受别人的命令,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痛哭…>…...

  • 《孟子·第十七节·离娄章句下》译文

    孟子说:“言谈没有实际内容是不吉祥的。这种不吉祥的后果,应由那些埋没贤才的人担当。”>…...

  • 《孟子·第七节·离娄章句下》译文

    孟子说:“懂得中庸的教导不懂得中庸的,有本事的教导没本事的;因此人们乐意自己有贤能的父兄长辈。要是懂得中庸的抛弃不懂得中庸的,有本事的抛弃没本事的,那么贤能和不贤能的人之间的距离,就不能用分寸来计量了。”>…...

  • 《孟子·第二十七节·离娄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齐国大夫公行子的儿子死了,右师王驩前去吊丧,进了门,有上前与王驩交谈的,也有到王驩座位旁跟他说话的,独有孟子不和王驩说话,右师王驩很不高兴,说:“各位大人都与我打招呼,孟子偏偏不与我说话,是怠慢于我。”孟子听到这话,说:“按行为规范的规定,在朝廷上不能越过自己的位子互相交谈,也不在不同的台阶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