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五章》读解

查阅典籍:《中庸》——「中庸·第十五章」原文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都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万事总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

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实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顺自己的家庭。说到底,还是《大学》修、齐、治、平循序渐进的道理。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2397.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中庸·第五章》读解

    既然孔子提倡的是中庸之道,那么,这个中庸之道看来是行不通了。为什么中庸之道会行不通了呢?这就是私有制促使的人们的需要和需求的过度和过分。>…...

  • 《中庸·第十六章》读解

    这一章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说明道无所不在,道“不可须臾离。”另一方面,也是照应第12章说明“君子之道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是“隐”,是精微;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是“费”,是广大。作一个形象的比喻,道也好,鬼神也好,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听不到,但却无处不在,…>…...

  • 《中庸·第二十五章》读解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这里把智、仁与真诚的修养结合起来了。因为,真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细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天人合一。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学习来理解,又要靠实践来实现。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诚的外化问题,也就是说…>…...

  • 《中庸·第十一章》读解

    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齿的。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来,这也是圣人所不欣赏的。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的。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鞠躬尽瘁,…>…...

  • 《老子·第十五章·道经》评析

    “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一般人对“道”感到难于捉摸,而得“道”之士则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他们有独到的风貌、独特的人格形态。世俗之人“嗜欲深者天机浅”,他们极其浅薄,让人一眼就能够看穿;得“道”人士静密幽沉、难以测识。老子在这里也是勉强地为他们做了一番描述,即“强为容”。他们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

  • 《中庸·第十五章》译文及注释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注释(1)辟:同“譬”。(2)迩:近。(3)卑:低处。(…>…...

  • 《中庸·第二十五章》译文及注释

    译文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注释(1)自成:自我成全,也就是自我完善的…>…...

  • 《晋书·第十五章·志》译文

    史臣曰:自古就有神仙乘坐用云彩做的车辆而仆人为主人试车的事,有先民穿着卷领式服装或长大的衣服的事,所以黄帝有黑色上衣浅红下裳,放勋有朱红车子白色马,和三正的历数相谐调,设置建寅建丑的历法,玄戈玉刃,相映生辉。至于参旗分享日月星辰的光辉,帝车闪曜着灿烂光芒,又是用来护卫南宫,为北极增添光华的。《月令》…>…...

  • 《晋书·第十五章·列传》译文

    刘毅字仲雄,是东莱掖人。汉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代。父亲刘喈,丞相属。刘毅年幼孝顺,年少时磨炼高洁的节操,但喜欢评论人物,王公贵人望风而惧。奇居于阳,太守杜恕请他任功曹,淘汰郡吏百余人,被三魏之人所称道。评论他说:“衹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魏末,本郡推荐孝廉,征用为司隶都官从事,京城秩序井然。刘毅将要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