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易战·第九卷》解析

查阅典籍:《百战奇略》——「百战奇略·第九卷易战」原文

本篇以《易战》为题,旨在阐述进攻目标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从易者始”,即拣弱者先打的重要作战原则。它认为,对于屯备数处且有强弱众寡之分的敌人,应当采用避强击弱的指导原则,选择弱者、寡者先打,就一定能胜利。战争实践经验表明,进攻目标,特别是首攻目标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作战的胜败。只有把首攻目标选择在敌人的弱点上,才有可能达成突破一点而及其余的作战目标。强与弱是矛盾的统一体,任何防御部署,都是由强点和弱点的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先打弱点,不仅容易奏效,而且打下弱点,强点因失去弱点的支持,也就必然转化成为势孤力单的弱点了。因此,避强击弱、拣弱者先打的作战原则,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南北朝时期,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七月,周武帝宇文邕率军进攻北齐,由于没有采纳内史都上士宇文关于“今若用兵,须择其地”(见《北史·宇文传》,下同)的建议,放弃“戍小山平,攻之易拔”的汾曲弱点不打,而把战略首攻目标选在敌人“精兵所聚”的河阳强点上,结果无功而还。次年,周武帝接受教训,采纳了宇文的建议,首先从汾曲齐军防御薄弱的地段发动攻击,迅速攻陷晋州,尔后继续东进,于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正月,攻占齐都邺城,终于灭亡了北齐。从周武帝前后两次对齐作战的实践看,由于战略首攻目标选择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战果,充分证明了进攻目标“从易者始”,亦即避强击弱、拣弱者先打的原则,乃是克敌制胜的一条重要作战指导原则。

凡攻战之法,从易者胜敌。敌若屯备数处,必有强弱众寡。我可远其强而攻其弱,避其众而击其寡,则无不胜。法曰:「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北史》:周武帝〔将〕伐齐之河阳,〔谋及臣下〕,宇文弼〔进策〕曰:「〔今之用兵,须择其地。〕河阳要冲,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如臣所见,〕彼汾之曲,城小山平,攻之易拔。」武帝不纳,师竟无功。〔建德五年,大举伐齐,卒用计。后终于平齐。〕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4084.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百战奇略·降战·第九卷》解析

    本篇以《降战》为题,旨在阐述接收降敌时应注意掌握的指导原则。它认为,对于来降之敌,必须查明其真伪后再决定是否接收。为了防止敌人诈降,在派员探明敌情的同时,要加强戒备,严阵以待。这样,才能有胜无败。本篇引自《旧唐书》的“受降如受敌”一语,意思是,接收来降之敌要像迎战来攻之敌一样。这实质是讲对待降敌仍需…>…...

  • 《百战奇略·天战·第九卷》解析

    本篇以《天战》为题,乃取“天时”之义,其要旨是阐述发动战争的时机选择问题。它认为,要对敌国发动进攻,必须选择有利战略时机,而不能靠占卜“孤虚向背”来确定进攻的时日和吉凶。当敌国出现“君暗政乱”和“旱蝗冰雹”等人祸天灾之时,就是发动战争的有利时机。选择此种“天时”出兵攻战,便没有不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

  • 《百战奇略·人战·第九卷》解析

    本篇以《人战》为题,旨在阐述战争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为正义而战的问题。它认为,所谓“人战”,就是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破除迷信邪说以坚定部队斗志的问题。出师过程中,凡遇各种怪异现象,都要主将给予妥善解决,以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只要所进行的是“以顺讨逆,以直伐曲”的战争,都要坚定不移地去战斗。本篇…>…...

  • 《百战奇略·声战·第九卷》解析

    本篇以《声战》为题,取其虚张声势之义,旨在阐述进攻作战中采用“声东击西”战法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采用“声东而击西”战法进攻敌人,就可以使敌人不知从何处对我进行有效防守,从而便可为我造成歼敌的有利条件和可乘之机。“声东击西”战法,实际上是一种佯动误敌手段。采用此法,往往可以诱使敌人上当和调动敌人就…>…...

  • 《百战奇略·难战·第九卷》解析

    本篇以《难战》为题,取义“危难”,旨在阐述将帅所应具备的思想品格及其表率作用的问题。它认为,身为将帅者,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甘苦共众”的思想品格。特别是在危难之际,不可为了保全自身而舍弃部队,只有临难而身先士卒,“同其生死”,才能获得士卒的拥戴和保护。本篇所论实质是讲将帅修养与部队建设的关系问题。古今…>…...

  • 《百战奇略·饵战·第九卷》解析

    本篇以《饵战》为题,顾名思义,旨在阐述作战中如何警惕和防止中敌“饵兵”之计的问题。它认为,所谓“饵兵”,就是“以利诱之”的一种战法。强调在交战中,对于敌人施放的诱饵,诸如牛马、财物、辎重等等,不可随意拾取,否则,必为敌人所乘而导致作战失败。篇中所引“饵兵勿食”一语系孙子所论“用兵八则”之一,意思是,…>…...

  • 《百战奇略·离战·第九卷》解析

    本篇以《离战》为题,乃取“离间”之义,旨在阐述如何采用离间之计以配合军事斗争的问题。它主张,在对敌作战中,应该随时注意捕捉和利用敌国君臣之间的裂痕,派遣间谍进行离间,扩大和加深敌人内部矛盾,然后以精锐部队乘隙攻击之,就能达成战胜敌人的企图。篇中所引“亲而离之”,系孙子所论用兵“诡道十二法”之一,其意…>…...

  • 《百战奇略·降战·第九卷》译文

    大凡作战中,如果敌人未战而来投降,一定要查明其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要向远处派员探明敌情,日以继夜地加强戒备,不可有丝毫松懈麻痹;要严令副将整饬队伍,严阵以待,(以防敌人诈降阴谋)。这样,就能取得胜利,否则,就要遭到失败。诚如兵法所说:“接收前来投降的敌人,要像迎战前来进攻的敌人那样警觉谨慎。”东汉献…>…...

  • 《百战奇略·易战·第九卷》译文

    大凡进攻作战的法则,一般是从敌人最容易被战胜的地方开始进攻。敌人如果屯兵防守的地方多处,必有力量强弱、兵力多少的不同。对此,我军应当远离敌人的强点而进攻其弱点,避开敌人兵多之处而打击其兵少之处。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战胜那容易战胜的敌人。”据《北史》记载,(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