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五节·告子章句上》读解

查阅典籍:《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原文

考虑大事者,其所作所为的行为方式一般人都能看出来;考虑小事者,其所作所为的行为方式就是斤斤计较,这一般人也都能看出来。所以大人与小人的区别,从外表看,就是看其行为方式。但其实,真正的大人与小人的区别是看其心智,孟子这一段论述,与管子(公元前600年左右)所论述的差不多:《管子·宙合》:“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目司视,视必顺见,见察谓之明。心司虑,虑必顺言,言得谓之知。聪明以知则博,博而不惛,所以易政也。政易民利,利乃劝,劝则吉。听不审不聪,不审不聪则缪。视不察不明,不察不明则过。虑不得不知,不得不知则昏。缪过以昏则忧,忧则所以伎苛,伎苛所以险政。政险民害,害乃怨,怨则凶。”他们所谈的道理是一样的,眼耳鼻舌身都能看听嗅尝触到各种物体,但它们却不能识别,真正起识别作用的是“心”!是“意”!所以古人把“知”和“识”是分开讲的,知,即是认知,看、听、闻、尝、嗅;识,即是识别、分别。比如看见白色的,要识别这是一种什么白色,然后要识别这是白色的什么东西,什么质地,是动物还是植物?或者是什么物体?这就要靠心,靠意识。如果没有心,没有意识,虽然看见了白色,但却不能识别这是什么东西。所以,学,即是学知学识,同时能认知能识别,才能称为有知识。如果光是知而不能识别,所学的就不能称为知识。后来的佛教著作《楞严经》对这个问题作了更详细的论述。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360.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孟子·第十二节·告子章句上》读解

    为了不疼痛而且不妨碍做事的一个无名指,有人会不远千里,不惜千金去医治,这是最佳行为方式吗?而自己的心灵、智慧、学识明明比不上别人,却不想去比上,自甘落后,这又是最佳行为方式吗?孟子举出这两个例子,就是希望人们要象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己善良的本性。因为只有保留住善良的本性,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 《孟子·第五节·告子章句上》读解

    孟季子和告子一样,始终认为行为方式是外在的,因为虽然尊敬兄长,但在宴席上还是要恭恭敬敬地先给乡人斟酒,这种行为方式怎么能说是内在的呢?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恭敬的行为方式必须先要有内在的恭敬的情感,如果没有恭敬的情感,怎么会有恭敬的行为方式呢?试想一个对社会充满仇恨的人,心中只有憎恨,恨一切人,…>…...

  • 《孟子·第十五节·告子章句下》读解

    自周文王以来,就逐渐形成一种选贤任能的社会行为规范,而不再完全是贵族世袭了。这样一种选贤任能的社会行为规范,使很多普通人走上统治阶层,但是,孟子认为,真正要治理好一个国家,统治者必须经过一定的磨难,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才能懂得民心。而只有懂得民心,才能治理国家,只有经过穷困挫折,才能坚定人…>…...

  • 《孟子·第十五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为什么爱民的言说不如爱民的称颂那样深入人心?完善的政治制度不如完善的教育制度?完善的政治措施不如完善的教育制度能获得民心?因为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兄长对弟妹的爱也是不求回报的爱,所以儿女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爱,并回报以爱。而霸者之道的爱民,是要求有回报的爱,所以人民对这种爱就会有保留。正因…>…...

  • 《孟子·第十五节·离娄章句上》读解

    怎么样辨别、判断一个人是否采取最佳行为方式呢?孟子认为,要看一个人的眼睛、眼神,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中所思所想,都会在眼睛中表现出来。这个“人焉廋哉?”见于《论语·为政》篇第十节,这是孔子对人的观察,对为政者的观察。察言观色,也是讲“为政”的道理,我们所有的政事、政治、政策等,都是针对人的,针对…>…...

  • 《孟子·第十五节·告子章句上》解析

    这一章正好可以作为上一章的补充。上一章是从否定的方面达了“养小失大”的害处,这一章则从正面来说怎样树立“大”的问题。而且,所谓“大”“小”也很清楚了;“心”是体之大者,也是体之贵者;其它器官如眼睛、耳朵等都只是体之小者,体之贱者。所以要树立心的统帅作用,只要心的统帅作用树立起来,其它感官也就不会被外…>…...

  • 《孟子·第十五节·告子章句下》解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br>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其实,为人所熟知的,还有姜子牙的故事。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

  • 《孟子·第十五节·告子章句上》译文

    公都子问:“同样是人,有些人被称为大人,有些人被称为小人,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从其考虑大事的,就称为大人;从其考虑小事的,就称为是小人。”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或者是从事大事,或者是从事小事,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人的耳朵眼睛等器官,不会思考因而会被蒙蔽,此物一接触外物,只是被引导而已。心…>…...

  • 《孟子·第十五节·告子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子说:“舜原在历山耕地被尧起用而发展,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建筑工人而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选拔上来,管夷吾从狱官手下被选拔,孙叔敖从海边隐居时被选拔,百里奚从交易场所被选拔。所以,上天要让某个人担负重任,必定先要让他的心志受苦,让他的筋骨劳累,让他的身体发肤挨饿,让他穷困,所有的行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