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左氏书事·卷六》译文

查阅典籍:《容斋随笔》——「容斋随笔·卷六左氏书事」原文

左传》在写到晋惠公背弃秦穆公一事的时候说:“晋惠公要回晋国的时候,秦穆公把帮助惠公归国的事托附于贾君,并且说:要让各位公子都回晋国,可是晋惠公后来对贾君也不好,又不让群公子归国,因此,秦穆公已有怨恨;晋惠公曾许诺中大夫里克,事成后,把汾阳一带给他为封地,后来也背弃了诺言;回国前他曾答应秦穆公,一旦在秦的帮助下得到王位。要把黄河以南的王城割给秦国,东面包括国(今河南三六峡、灵宝,山西平陆一带)的大部分,南边到了华山,黄河以北包括了解梁城(今山西西南部),可是后来又不给;晋国遭到了饥荒,秦国给送去了粮食,可秦国遇到饥荒的时候,晋国则把买进来的粮食也封存起来.由于这些原因、秦国的国王才去讨伐晋国。”看了这段叙述,真如法官审判犯人,以罪绳之以法,想逃遁是办不到的,就是古代最贤明的执法官皋陶听了,也会服气的。不必等到秦晋两国的韩原(一说为今陕西韩城西南,一说为今山西苟城)大战,其间的是非曲直也就一目了然了。晋厉公与秦断交时,曾罗列秦的五条罪状,言词铿锵有方,极尽其夸张美饰之能卒,但其中的事实却全是编造的。于是《 左传》 写道:“秦桓公已经与晋厉公订立了令级(今山西临待西)之盟,仍然要与北方,的狄人和南方的楚国商议讨伐晋国的事。”对于上面这些记载,杜元凯加的注是“根据上述的三桩事实,就可以认定秦国伐晋并无罪过。”左丘明在《 左传》 中的文章真是有起有伏,但没有一件事不是追根求源,以事实证其是非的。这只要看看上面叙述的关于秦、晋之间的这两次战事,也就可以见其一斑了。

左传》书晋惠公背秦穆公事曰:“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且曰,尽纳群公子。晋侯烝于贾君,又不纳群公子,是以穆姬怨之;晋侯许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籴。故秦伯伐晋。”观此一节,正如狱吏治囚,蔽罪议法,而皋陶听之,何所伏窜,不待韩原之战,其曲直胜负之形见矣。晋历公绝秦,数其五罪,书词铿訇,极文章鼓吹之妙,然其实皆诬秦。故《传》又书云:“秦桓公既与晋厉公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与楚,欲道以伐晋。”杜元凯注云:“据此三事,以正秦罪。”左氏于文,反复低昂,无所不究其至。观秦、晋争战二事,可窥一斑矣。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4476.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容斋随笔·姓氏不可考·卷六》译文

    姓氏到底是怎么来的?后世真是茫茫然不可考究,就是以史书传记来加以考证,也难以搞得十分清楚,在众多的姓氏中,除了姚、虞、唐、杜、姜、田、范、刘几姓之外,其余的根源出处,都很复杂混乱。就以《左传》中的记载来说吧:申姓原出于四岳,系黄帝后援的后代,以后周朝有申伯,可是郑国又有申侯,楚国有申舟,有申公巫臣,…>…...

  • 《容斋随笔·畏无难·卷六》译文

    真正英明的帝王并不害怕困难多,而是害怕没有困难,一旦没有了困难就容易责图安逸,不恩危亡,所以说:“只有圣明的国君才能始终保持住胜利。”在这方面有大量的发面例证:假如秦国不吞并六国,天下一统,秦二世也未必会很快灭亡;假如不是隋文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又征服了四周的少数民族,隋炀帝也没有…>…...

  • 《容斋随笔·绿竹青青·卷六》译文

    西汉时鲁郡人毛公(名亨)解释《诗经》卫风的《淇奥》时,把诗中的‘绿竹’一词分为两种东西,他说:“‘绿’就是王刍,‘竹’就是篇竹。”《韩诗》(汉初燕人韩婴解释的《诗经》)中也说:“竹”字作“薄”,音徒沃反,也以为是篇竹。东晋的文学家、训话学家郭璞解释说:“王刍现在叫‘白脚莎’,就是绿寿豆。篇竹样子象小…>…...

  • 《容斋随笔·孔子欲讨齐·卷六》译文

    春秋时,齐简公四年,齐国大臣陈成子弑杀齐简公,拥立齐平公,自任国相。这时,孔子找到鲁国的国君鲁哀公,请求讨伐陈成子。鲁哀公:“这件事你去找‘三子’(当时掌握鲁国政权的三家贵族,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跟他们说吧。”孔子把他的想法告诉了“三子”,遭到了拒绝。对此事,《左传》的记载是:“孔子请求讨伐齐…>…...

  • 《容斋随笔·韩退之·卷六》译文

    《旧唐书•韩愈传》开头说:“韩愈时常以为从魏、晋以来,做文章的人拘泥于对仗,而对经典的思想意义,不再提倡,所以做文章抒发意见讲大道理,自己成为一家的新说法。后辈的学人多取他的榜样,当时这样做文章的很多,但是没有人能超过他,所以世人称为‘韩文’。”而又说:“韩愈常常依仗自己的才华随意写作,也会违背孔子…>…...

  • 《容斋随笔·狐突言词有味·卷六》译文

    晋献公十七年让太子申生去讨伐东山的皋落氏,并命他十二月出兵,穿上左右不同颜色的衣服,佩带上镶金的玉佩,对于这件事《左传》上记载了狐突说的八十多个字的一段话,内容竟有五个层次的转折。第一层说:“时间是事情的征兆;衣服是身体的花纹;佩饰是内心的旗帜。”第二层说:“真正把拳情看得严肃重大,要命他在一年的开…>…...

  • 《容斋随笔·宣发·卷六》译文

    《考工记》上说:“做车的工匠把半个方矩称为‘宣’。”里面的注解说:“头发又白又脱落叫‘宣’。《易经》说:‘《巽》卦为宣发,‘宣’字本来也有人当作‘寡’。”《周易》说:“《巽》为寡发。”《释文》的解释是:“‘寡’字本来又当作宣,黑白颜色相混杂的头发就是宣发。”“宣发”这两个字实在太奇怪了。>…...

  • 《容斋随笔·杜悰·卷六》译文

    唐懿宗咸通二年,任命杜悰为宰相。有一天,有两个枢密使来到中书省,接着宣徽使杨公庆也来了,杨公庆单独向杜徐传达皇帝的意见,另外三位宰相都回避了.当时,杨公庆拿出一封信交给杜悰。杜悰打开一看,里面是宣宗病重之时,宦官们请郑王监国的奏章。杨公庆还对杜棕说:“当时宰相没有在奏章上签名的人,应当以反对皇上处置…>…...

  • 《容斋随笔·鲁昭公·卷六》译文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的国君一旦失去了王位,这个国家马上就另立新君,没有把王位空在那里等人。唯独鲁昭公是例外,他被擅权的季孙意如驱逐后,先逃亡齐国,又到晋国,流亡了八年才死去。这八年间季孙意如在国内总揽大权,主持祭祀,并且每年都把参加祭祀的人的衣物交给乾侯。鲁昭公死后第二年,灵柩又回到了鲁国,然后他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