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三十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查阅典籍:《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节」原文

所尽的是本性,武所行为的亦是本能,唯有五霸是假借,虽然是假借,虽不是一种本性,亦是一种学习,这其中当然也有爱民的行为方式。只是这种行为方式不是发自内心,不是本性、本能,所以不可以保持长久。既然不能保持长久,也就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这种不长久,也就是不诚信,既然不诚信待人,别人同样会不诚信待你,所以五霸的事业是不会成功的,这就是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的关系。

孟子曰:“尧,性之也;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459.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孟子·第三十四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陈仲子正因为大的行为才取得人们的信任,那么,一个人在小的行为上,比如亲戚关系、君臣关系、上下关系都搞不好,又怎么能相信他在大的行为上能处理好呢?这就是尽心知命的问题了。不能尽心知命,不仅在小的行为上处理不好,大的行为上就更处理不好了!>…...

  • 《孟子·第三十五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这里面牵涉到好几个行为方式的问题,瞽瞍杀人,这种行为方式肯定不对;皋陶执行法律,逮捕瞽瞍,这种行为方式就对了;那么舜的行为方式就只有两种,一是按国家法律惩处父亲瞽瞍,另一种行为方式就是背着父亲逃跑。如果按照国家法律惩处父亲,舜就要担负不孝的罪名;如果背着父亲逃跑,那就违背了这个国家的法律。这个问题看…>…...

  • 《孟子·第三十六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尽心知命后是不是就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了呢?不是!尽心知命后还有一个过程,即是辨别事物。只有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因此孟子举了齐国王子的例子,当时齐国国君是齐宣王,王子就是后来的湣王(公元前300~284年在位),这个王子为什么懂得这么多呢?就是因为好学,学得多了,也就能辨…>…...

  • 《孟子·第三十七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尽心知命就要会辨别事物,因此才能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比如养活别人而没有爱,就象养猪一样;这种养活别人的行为方式就不对,知道了这种行为方式不对,就不会要他来养活。有些统治者、领导人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但实质上却采取的是不恭敬的行为方式,这种情况就需要辨别,只有辨别清楚了,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所限制,…>…...

  • 《孟子·第三十八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这个“践形”是孟子学用孔子的,《论语·先进》载:“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於室!’”这个意思是说,子张问关于善人的道理。孔子说:“不踩踏出痕迹,亦不进入某一个房间。”如果为着表现自己是善人而刻意地去行善,就是“践迹”,也就是落下痕迹了,也就是“过犹不及”了。而“不入于室”,这个“室”字…>…...

  • 《孟子·第三十节·尽心章句下》读解

    这是本书的编纂者举的孟子生活中的一个很小的例子,藉以说明旅馆里的人与盆成括一样是不懂得尽心知命的,所以才会采取这样的行为方式,向孟子打听鞋子的下落。这幸亏是孟子,若是换一个残暴的、贪赃枉法的官员,恐怕旅馆里的这个人就会有杀身之祸。>…...

  • 《孟子·第三十节·离娄章句下》读解

    孟子告诫人们,要全面分析看待一个人,不仅要观察人的行为,而且要分析人的心理。匡章虽然没有那五种不孝的行为,但在对待父亲“责善”的问题上,他没有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以至于落了个不孝的名声。所以,我们在具体行为时,不能只顾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尤其是在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时,如果象匡章一样,只顾一面而忽略了另…>…...

  • 《孟子·第三十节·尽心章句上》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子说:“尧舜之爱民,是出于本性;汤武之爱民,是身体力行;五霸之爱民,是假借爱民之名。长久地假借而不归还,怎么知道他们不会有爱民的行为呢?”注释恶:(wù务)《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恶识宗?”《左传·桓公十六年》:“弃父之命,恶用子矣!”《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恶乎定?”《孟子·离娄上》:“…>…...

  • 《孟子·第三十节·尽心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子到滕国,住在上等的旅馆里,有一双尚未织完的鞋子放在窗台上不见了,旅馆里的人找不到它。就有人问孟子说:“是不是随从你的人搜求起来了?”孟子说:“你以为他们是为偷窃鞋子而来的吗?”那人说:“恐怕不是的。”孟子说:“我作为先生是来办教育的,对过往的不追问,对来的不拒绝。如果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