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评语

查阅典籍:《围炉夜话》——「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原文

做大官、做大事不是容易的事,要治理一个郡县,没有相当的知识和学问,如何去推行政务呢?如果判断错误,不仅误国扰民,所谓荣达,亦成了可耻的屈辱。

一个人的显达,无非是能力比他人强,而能力又由知识而来,既不能下功夫苦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又不能行万里路,增广自己的见闻,想要显达荣耀,纯属空谈。就以现代而论,社会上哪一种行业不需要知识?无知识而想要成大事立大业,只是痴人说梦罢了。

至于福庆,并非凭空而来,任何事皆有因有果,无因而得果,断无是理。人间的福分,不外乎“自求多福”与“他求善福”两种,这两种是“常理”,其他则是“非常理”。中奖券、获遗产是偶然的,是幸运的,但是也得以买奖券或先人有钱作为其因。

“自求多福”乃是端正其心,努力其事,心不妄求,自得其乐。“他求善福”则是与人为善,不与人为恶,因为助人,而得人助。由此可见,无论就现世或非现世而言,福庆皆有原有因,而非平白无故产生的。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6293.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围炉夜话·第一一二则》评语

    任何事只要去做,都没有太晚的时候,只怕无心去做,或是没有改进之心。晚做总比不做好,能改总比不改好。天天绝人之路,人之言晚言绝,乃是自晚自绝,与事无关。许多人只看到分他人的成功,而未看到他人的努力,只知羡慕嫉妒,而不知及早奋起,这是没出息的举动。人能及者,己亦能之,事在人为,就看有没有付出相当的努力。…>…...

  • 《围炉夜话·第一一九则》评语

    做人要常存感激之心,无灾无病,不冻不饥,便是幸福。如果立在这种基础上,还不能力思上进,报答父母,反哺社会,岂不令人惭愧?一个人在社会上成长,要感谢许多的人,自己的努力只占百分之一。因此,人出生到卓然而立,只有欠人的,而没有人欠的,如果再为非作歹,真是枉生为人。尤其是读书人,所能贡献的便是他的学问,他…>…...

  • 《围炉夜话·第一四四则》评语

    孟子说人性本着,并指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些都不须向外求取,而是本来就有的,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禽兽是无恻隐、无羞恶、无恭敬、无是非的,如果一个人无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种人性的基本良知良能,自然和禽…>…...

  • 《围炉夜话·第一三四则》评语

    只有知识,虽能有益社会,毕竟缺乏生活情趣;只有情趣而知识不足,则无法服务社会,二者总以并重为佳。《诗经》是生活的记载,《书经》是历史的记录,前者属生活的情趣,后者为知识的累积,所以,古人将《诗》、《书》列于经书之道,视为必读的课业。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人性本善,无邪即是善…>…...

  • 《围炉夜话·第一五四则》评语

    “无愧”可从多方面来说,有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妻子儿女,无愧于国家社会,这是就外在而言;就内在而言,就是无愧于心。内外两者,原是一体的两面。由此看来,无愧似乎是很难的一件事。其实,说起来并难,只要能做到不取非分,其次对人对事尽的一己之心,自然也就无可愧之事了。能对父母尽孝,对妻子尽情,对朋…>…...

  • 《围炉夜话·第一八四则》评语

    人人都想做大官,官岂是好做的?“官”就是“管”,管要管得好,莫说一个城市,便是一个村子,你有能力管得好吗?就算让你干个市长吧!台风洪水怎么办?交通混乱怎么办?经济萧条怎么办?突发灾害怎么办?双手一缩,高台一坐,便算得官吗?若不能把一个地方治理得富足安乐,不但百姓要揪你下来,上面也要赶你下台。贵而无能…>…...

  • 《围炉夜话·第一七四则》评语

    耕读并行固然很好,但是当以读书为重。因为耕为养体,读为养心;耕得好可以养家人,读得好却可助社会。耕食粗劣尚可为人,读不明理却枉做了人,所以说“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此业乃是指一生的功业而言。过去乡下有所谓“放牛班”,不重课业而重田业,实在不对,因为读书是争一生,而非争一餐。当官是光荣的事,倘若为…>…...

  • 《围炉夜话·第一九四则》评语

    朱子认为格物致知是要穷究事物之理,这是就知识而言,也是依经验而论,是指后天之学,而非先天之性。阳明取孟子“格君心之非”一句,而认为“格者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又说:“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这也是指先天之性。朱子之说注重大学之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 《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译文及注释

    译文读书若没有下功夫苦读,却非分地想要显达荣耀,天下哪里有这种道理呢?做人对他人毫无一点好处,却妄想得到福分和喜事,问题是没有付出,这些福分根本无处生起,又能从哪里得来呢?注释显荣:显达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