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第一五七则》评语

查阅典籍:《围炉夜话》——「围炉夜话·第一五七则」原文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如果连自己都治理不好,如何能治理一个家庭呢?连一个家庭都管理不好,又如何去管理自己的事业,更别谈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之类的事了。家庭是一个小社会,一个人是否能成事,只要看他的家庭是否和谐和美满就可断言,因为那是他最切身的,连最切身的都弄不好,那么谈其他都是令人怀疑的。而家庭的完满,主要在自身的修养。如果自己吃喝嫖赌,而想要管理一个家庭,使它幸福,那可说是以斧斫树,欲其开花,根本不可能。

读书的目的在改变气质,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然而有些读书人的言行却不及普通人,这是因为书未读进心中,却又为物欲蒙蔽所致。就事理上而言,读书人识见要高,高不仅是指对事情和知识要懂得多,可以深入其弊而加以改善,可以立举其要而加以实行,更重要的是能“高而望远”。读书人对事物要远见、广见,而不可短视、窄视,要顾及大众的利益,而不可见一己私利。

齐家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读书在明理,识见不可不高。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6540.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围炉夜话·第一五O则》评语

    有很多人以为有些事说了也没用,别人反正不会听从,不如不说,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人在歧路上是不辨方向的,虽然他也许一时不肯听从你的劝告,一旦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再想起你的话,往往就能很快地走回正道来。劝告他人的时候,要懂得方法,口气要婉转,最重要的是要使他容易接受。每一个人都有他易于接受的方…>…...

  • 《围炉夜话·第一五一则》评语

    不厌粗服,可见这个人不好虚名;不弃劣食,可见这个人不贪口欲。这样的人对于名利是不会动心的,在实践圣贤之道上阻碍自然就少。宋儒汪民曾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能嚼得菜根,便是能吃得下苦,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上,必能脚踏实地去完成,而成为一位有为之士。所谓“无欲则刚”,刚者则能直道而行。怎样才算是一个…>…...

  • 《围炉夜话·第一五二则》评语

    讨论事情最重要的是不可先有成见,如果心有成见,事情已无更改余地,那么再谈也是浪费时间。讨论的目的在于使事情更加完善,因此必须虚心地提供意见才是上策。只知依靠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而不顾理性的人,外不能见事情真正的需要,内不能见自己的偏执和缺失,和这种人一起做事,不但于事无益,而且处处碍事,使事情不能活…>…...

  • 《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评语

    追求完备要看面对的事物而定。就像种花,如果种的花是兰花,当然要求它长得愈美愈佳;若是罂粟,又岂能要它长得太好?物质的需求是永不会满足的,只要过得去也就可以了,欲望本身是一个无底深渊,绝不可能将它填满。至于个人心性的修养,虽然也无止境的,然而较之物质的追求,一个是走入深渊,渐失光明;一个则要攀登高山,…>…...

  • 《围炉夜话·第一五四则》评语

    “无愧”可从多方面来说,有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妻子儿女,无愧于国家社会,这是就外在而言;就内在而言,就是无愧于心。内外两者,原是一体的两面。由此看来,无愧似乎是很难的一件事。其实,说起来并难,只要能做到不取非分,其次对人对事尽的一己之心,自然也就无可愧之事了。能对父母尽孝,对妻子尽情,对朋…>…...

  • 《围炉夜话·第一五五则》评语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一个家庭的兴起,往往是经过数代的努力积聚而来的,为了让后代子孙能体会先人创业的艰辛,善守其成,所以常在宗族的祠堂前写下祖宗的教诲,要后代子孙谨记于心。现在我们虽然已经很少看到这一类的古老的祠堂,但是我们心中的祠堂又岂在少数?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无一不是先人艰辛缔造的,这历史的殿宇,文…>…...

  • 《围炉夜话·第一七七则》评语

    益友和小人最大的不同点,即在益友与自己交往全以义为主,而小人和自己交往则以利为主。小人与自己交往既以利为主,若是自己所犯地过失于利有益,即使在义理上说不通,他也是一味地偏袒自己,只怕自己错得不够深,于利无图。倘若和利益无关的过失,既然无利可图,他也就不肯说了。因此与小人交,仿佛黑夜里走烂泥路,就算跌…>…...

  • 《围炉夜话·第五七则》译文及注释

    译文敬重他人,便是敬重自己;依赖他人,倒不如靠自己去努力。注释敬:尊重。>…...

  • 《围炉夜话·第一五七则》译文及注释

    译文治理家庭首先要将自己治理好,在言行方面一定要处处谨慎无失。读书的目的在明达事理,一定要使自己的见识高超而不低劣。注释齐家:治理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