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第一OO则》评语

查阅典籍:《围炉夜话》——「围炉夜话·第一OO则」原文

一个人要做到认他人赞美并不是困难的事,最困难的是让别人对自己没有丝毫怨言。因为,前者可能多做几件好事就能得到,而后者几乎是要人格完美无缺才行。在我们的经验中,一个人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使乡党无怨言”不是去讨好每一个人,而是要使每个人都能信服,这就很困难了。由这章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人是怎样要求自己的。总要持之以恒,在自己的人格修养上下工夫,才能做到让周围的人对自己毫无怨言吧!

为子孙谋求大的产业,原是人之常情,可是,子孙若是品德不良,庞大的产业总会让他败尽,甚至使他的行为更加乖张,因为他有了挥霍的凭借。即使子孙品德上过得去,若无谋生的本领,坐吃山空,再多的家产也会有用光的一天,到那时,只有流落街头了。因此,留产业给子孙,倒不如先教好他的品德。让他学习一技之长。一方面有了长久谋生的本领,另一方面也不会花天酒地,入不敷出,这才是非曲直最妥当的办法。

与其使乡党有誉言,不如令乡党无怨言;与其为子孙谋产业,不如教子孙习恒业。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6201.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围炉夜话·第一四O则》评语

    种田必须充分利用土地,发挥全部的人力,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命原本是一块田地,就看你如何去发挥它的效用;倘若偷懒不去耕种,它便是一块荒地;倘若种下香草,收成的便是香草;反之,种下蒺藜,收成的便是蒺藜。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得到最高的收获,正如同以有限的生命,去完成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一样的道理。而其要言就…>…...

  • 《围炉夜话·第一三O则》评语

    同样是立志,也有大小之分。就像是登山,有的人发愿要登上最高的山,有的人却只想攀上丘陵。登高山固然辛苦,只要坚持到底,必能如愿,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岂是登上丘陵的人所能了解的?有些人怕自己达不到目标,所以选择了小志。其实许多事不去做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何况人的潜力是开发出来的,现在不能,在…>…...

  • 《围炉夜话·第一三四则》评语

    只有知识,虽能有益社会,毕竟缺乏生活情趣;只有情趣而知识不足,则无法服务社会,二者总以并重为佳。《诗经》是生活的记载,《书经》是历史的记录,前者属生活的情趣,后者为知识的累积,所以,古人将《诗》、《书》列于经书之道,视为必读的课业。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人性本善,无邪即是善…>…...

  • 《围炉夜话·第一四五则》评语

    所谓本业,就是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件事之乐与不乐,往往在于本身是否安于这件事上。而“安乐”二字,有如树之根本,由于根本在土中,所以树身才能稳健地成长,又由于根部不断地输送水分和养分,所以枝干才能逐渐茁壮,生出甜美的果实。树就像一个人的工作,根就是一个人的安乐,养分和水分则是加诸于工作上的努力,而结成…>…...

  • 《围炉夜话·第一五O则》评语

    有很多人以为有些事说了也没用,别人反正不会听从,不如不说,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人在歧路上是不辨方向的,虽然他也许一时不肯听从你的劝告,一旦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再想起你的话,往往就能很快地走回正道来。劝告他人的时候,要懂得方法,口气要婉转,最重要的是要使他容易接受。每一个人都有他易于接受的方…>…...

  • 《围炉夜话·第一六O则》评语

    有时外在的环境并不容许我们有所作为,这时就要退而坚守。君子守道如守城池,若是连最后的一座城都不能守住,那么大片江山都要落入非道义者之手。因此,即使不能使道义大行于天下,至少也要守往最后的一已,一已不失,道义仍有宣扬的一天,否则就十分可悲了。因此能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暴风雨中不被连根拔起,较之在风和…>…...

  • 《围炉夜话·第一八O则》评语

    看一件事的制度是否完善,便能知道它是否长久或废大。历***国最重要的便是典章制度的建立,这些最初的规模,往往便造成了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事业也是如此,由制度和运转,便可以了解将来的潜力,以及是否具有发展成伟大的事业的粗胚。就象人一样,从小可以看大,孔融让梨,司马光破缸,而终成一代名相。而这些条件都是…>…...

  • 《围炉夜话·第一七O则》评语

    一个心志清雅高尚的人,他心中所爱的绝非是功名利禄之类的事。清是不沾滞,不浊,如果对功名利禄有所爱,就不是清。而高则是不卑,钻营在功名利禄中,便无法做到不卑。清高并不是反对功名利禄,而是不贪爱功名利禄,因为他心中“别有天地非人间”,不是功名利禄所能及得上,所以有打动的。一个志向远大、心胸辽阔的人,并不…>…...

  • 《围炉夜话·第一九O则》评语

    朱子以大学为曾子所作,而大学可说是儒家思想最精粹、最有系统的一篇文章;中庸为子思所作,而子思又是曾子的弟子,由此可见,曾子是真正能将孔子一贯之道传下来的人。然而曾子在孔门弟子中是属于愚的,可见资持并不足以限制人,人最怕的是自己限制了自己,而不肯努力,那就真无法改善补救了。人的快乐有依于环境,也有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