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三十九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查阅典籍:《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原文

为亲人服丧守孝,这仅仅是表面上的行为方式,从最根本的问题来说,就如孔子所说的:“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这个意思是说,宰我真是不仁爱呀,小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这三年为父母守孝,是天下通行的守孝的行为规范。他难道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的爱抚与关怀吗?因此,为亲人服丧守孝三年这种行为,是人们应该尽到本性的行为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过场。当然,客观条件不允许,亦可缩短丧期,但是心里面一定要记住父母的恩情。如果连父母怀抱养育三年的恩情都不想回报,那么他对活着的其他人的恩情是否回报也就可想而知了。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

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弟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463.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孟子·第三十六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尽心知命后是不是就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了呢?不是!尽心知命后还有一个过程,即是辨别事物。只有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因此孟子举了齐国王子的例子,当时齐国国君是齐宣王,王子就是后来的湣王(公元前300~284年在位),这个王子为什么懂得这么多呢?就是因为好学,学得多了,也就能辨…>…...

  • 《孟子·第二十九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人的本能是要吃要喝,要生存得更好,因此人人都会自己求利,求利就会有所行为,因此,行为方式就应该是持之以恒。要象柳下惠一样,不因官大而不为,亦不因官小而不为。不能因为挖了九仞还没有见到泉水就放弃,放弃了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

  • 《孟子·第三十七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尽心知命就要会辨别事物,因此才能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比如养活别人而没有爱,就象养猪一样;这种养活别人的行为方式就不对,知道了这种行为方式不对,就不会要他来养活。有些统治者、领导人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但实质上却采取的是不恭敬的行为方式,这种情况就需要辨别,只有辨别清楚了,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所限制,…>…...

  • 《孟子·第十九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尽心知命的首先是大人,这个大人其实并不是指圣人,而是将自己比作儿童,只有儿童的智力和知识,而大人们知识丰富,所以崇尚那些年纪大的人,就称为大人。这种人端正自己,就是认识明确的人。其次是本性纯真的人,因为本性纯真,才能够率性而为,尽“人”的本性而求得发展与发达。再其次是安社稷之人,他们痛感人类社会的灾…>…...

  • 《孟子·第三十八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这个“践形”是孟子学用孔子的,《论语·先进》载:“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於室!’”这个意思是说,子张问关于善人的道理。孔子说:“不踩踏出痕迹,亦不进入某一个房间。”如果为着表现自己是善人而刻意地去行善,就是“践迹”,也就是落下痕迹了,也就是“过犹不及”了。而“不入于室”,这个“室”字…>…...

  • 《孟子·第三十节·尽心章句上》读解

    尧舜所尽的是本性,汤武所行为的亦是本能,唯有五霸是假借,虽然是假借,虽不是一种本性,亦是一种学习,这其中当然也有爱民的行为方式。只是这种行为方式不是发自内心,不是本性、本能,所以不可以保持长久。既然不能保持长久,也就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这种不长久,也就是不诚信,既然不诚信待人,别人同样会不诚信待你,…>…...

  • 《孟子·第十九节·尽心章句下》读解

    众人为什么会议论?那就是没有尽心知命。而对于没有尽心知命的人来说,孔子内心忧愁而已,周文王是不失去对他们的问候。这就是爱民!这就犹如佛教所说的“大慈悲心”,对一切人的慈悲,对万物众生的慈悲。这就是圣人!如果是一般人,则只会你骂一句,我还十句;你打一拳,我还两脚。因为圣人尽心知命了,知道了其人为何如此…>…...

  • 《孟子·第二十九节·尽心章句下》读解

    要想执政当官,就必须要懂得爱民,如果只凭自己小有才气而当上官,那很容易就会当成一个贪官,或成为一个奸臣。因为当官执政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而是为人民服务,忘却了爱民的根本宗旨,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那当然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 《孟子·第三十九节·尽心章句上》译文

    齐宣王想缩短丧期。公孙丑说:“只服丧一年,还是比不服丧要好吧?”孟子说:“这就好象有人扭他哥哥的胳膊,你却劝‘你慢一点,轻一点’一样,应该教育他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王子中有死了母亲的,他的师傅为他请求服丧几个月。公孙丑说:“象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呢?”孟子说:“他这是想服丧三年但客观条件不允许。即使…>…...